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基督教的"因信称义"与净土宗的"带业往"有着惊人的相似性,都强调他力救赎而非自力救赎。不过由于净土宗教义受到天台宗"三谛圆融""性具说",华严宗"事事无碍"、"性起说",唯识宗"唯识所现"、"种子说",禅宗"是心作佛"、"自性说"等理论的影响,因此其救赎前提乃是"同体大悲"而非"无缘大慈",在救赎方式上主张"带业往"与"往之后消业成佛"的自他合一,在救赎结果上有对"三辈九品"往"四土"的系统建构,这些都比基督教的理论更加圆融。在世界文明对话时期,基督教神学家可以由此受到启发,在反观、坚守、发展自身独特性与纯正性的基础上,从"神爱说"、"福音观"、"终末论"三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其"因信称义"恩典救赎的教义。  相似文献   
72.
采用时距二分任务,探讨聋在视觉通道的1s以下和1s以上时距知觉的特点。结果发现,在1s以下条件下,聋时距判断准确性低于普通学;聋CNV峰值与LPCt波幅低于普通学,CNV潜伏期短于普通学,LPCt峰值潜伏期长于普通学。在1s以上条件下,聋时距判断准确性高于普通学;聋N1、P2、CNV与LPCt成分各项指标与普通学均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听觉丧失损伤了聋1s以下的时距记忆与决策过程,支持了普遍缺陷假设;但听觉丧失未对聋1s以上时距加工产显著影响,支持了感觉补偿机制。因此,时距长度在听觉丧失对视觉时距知觉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为时间认知的分段综合模型提供了新的支持证据。  相似文献   
73.
护患间的沟通至关重要,一句话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这就取决于沟通的有效性.实习护由于对工作的不熟悉、对技术的不熟练等原因,发送的信息常常不被患者所理解和信任,导致无效沟通.为此,我们以实习护在临床经验的沟通感受为题材,运用质性研究内容分析的方法,构建了一个由26个二级要素组成的实习护有效沟通的概念框架.以为未来的实习护提供经验性的模板,也为护理教育者提供教育培养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74.
现代护理强调人文关怀,需要一大批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护理工作者,学校应该对护理学开设系列人文课程,其中针对护理学的护理美学有助于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其修养,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使之在临床工作中克服重重困难,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所以在高等护理人才培养中贯穿美学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5.
徐晓鸿 《天风》2017,(8):22-24
一尊弥施诃日:"妙哉斯问!妙哉斯问!汝当审听,与汝重宣~1。独一上主基督说:"这个问题问得好!这个问题问得好!你要仔细听,(我要)向你着重讲明。但于无中,能有体,若于有中,终无安乐~2。只有在不去刻意考虑之中,才能产(境界)带来的结果(或形体),若是在事先就有了考虑,最终(反倒)是不可能获得平安喜乐之道。何以故?譬如空山,所有林木,数条散叶,布影垂阴,这是什么缘故呢?  相似文献   
76.
帛书<黄帝四经>作者提出"道法"的观念,为其案法而治的主张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帛书"道法"思想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而其更大的意义在于提出"执道者法"的主张,对立法之君进行限制.帛书"道法"思想的理论归趋则是实现法制下的自然状态.  相似文献   
77.
印顺 《法音》2005,(8):23-27
“解脱死”,是修行佛法的根本问题,所以“了死”、“了脱死”,成为中国佛教界的一般论题。然而什么是,什么是死,大家似乎并不想正确的去认识,所以不免有以讹传讹的传说流行。  相似文献   
78.
六朝以来道教思想的蓬勃发展,直接催了重玄学的形上学理论。同时还有一股与即将兴起的佛教禅学相媲美的道教心学思潮,正处于萌芽与成长的过程中。虽然在当时的历史地位与所取得的成就,没有达到重玄学那样的高度,但对未来道教认识的发展所产的重大影响,甚至超过了重玄学曾经享有的荣誉。成为与佛教禅学既存在着相当共性又具有自身独特价值的思想学说。  相似文献   
79.
关于与死的思考铸就了人类哲学的恢弘与博大。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死之论,不乏智者和睿者,其中道家先哲们以“万物皆一”的开阔视野看待死,超越了一时一事、一得一失,确立了极具特色的超越死亡、死存亡一体的死哲学。并以其丰富的理论内容,深刻的思想内涵,脱俗的不凡见解和独特的美学意境,为中国乃至世界死哲学理论宝库书写了不可或缺的一笔,对后世产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0.
道之悟     
山中日月夕相照.洞口烟云似彩飘. 野径深谷通幽处,涧风清匀绕褛袍. 潜心修道峭壁下,神随遐意驾云霄. 宁静至高法自然,抱守元一悟黄老. 世间秩序自排定,阴阳五行法则妙. 天地循环日月复,九宫八卦太极抱. 解读玄理明真义,坎离兑震乾坤交. 巽风吹动艮位土,戊己呼应方圆调. 若能勘穿无形机,得道成仙傲逍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