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南京师范大学叶浩教授主编的《西方心理学研究新进展》最近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以下简称《进展》)。这本书既是一本西方心理学新进展的研究成果,也是一本具有集“大成”特点的理论心理学著作。《进展》的文本本身留待读者自己阅读和欣赏,这里只是谈谈我们几点体会和感想。  相似文献   
32.
范兆兰 《心理科学》2004,27(1):245-245
回顾心理学发展的百余年历史,在揭示人类心灵奥秘的历程上,可谓硕果累累。但心理学的发展也历经坎坷,走过了一条曲折的路。由于西方心理学主流对自然科学模式的过度追求,致使心理学研究与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深受影响,现代心理学陷入危机与困境。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心理学的危机及对危机的反思,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意识到有必要重新审视心理学的研究,从人性的、整体的、社会的文化等多个维度,采取“话语分析”等多元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3.
”是儒家学说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儒家的许多范畴和命题基本上都能从“”中得到说明。只有正确理解“”的内涵和意义上 ,才能准确理解“中庸”、“仁”、“忠恕之道”和“天人合一”的含义 ,也才能把握儒家重精神情操的思想特征和推己及人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34.
鸠摩罗什所译《阿弥陀经》的正宗分由三部分组成。首先讲述了西方净土及其主人公阿弥陀佛的超胜性;其次讲了念佛发愿往阿弥陀佛的净土;最后展示了六方诸佛的证诚。归根到底,《阿弥陀经》的要点在于念佛发愿往,关于这点,中国和日本的净土教者是如何认识的,特别是关于一七日一心不乱执持名号的理解,本文将以此为中心试为探讨。  相似文献   
35.
杨维中 《佛学研究》2004,(1):146-159
隋唐时期,道教继续延续了在佛道论争之中建构自身心性思想的历程。特别是唐初佛道论争所提出的问题,对于日后道教心性论的形成与成熟起了推动作用。两次佛道争论高潮中涉及的问题很多,本文仅对于唐初佛道论争所涉及的心性思想方面的内容作了分析,认为二教对于“道”与“道体”范畴的不同理解以及对于“道法自然”、“道万物”等本体论、本源论命题的不同看法,不能不说与佛教思想的激发及其佛道争论的刺激有重要的关联。特别是佛教心性论只是道教思想家进行思想创造的“前理解”与诠释背景,他们的诠释对象仍然只能是道教及其道家思想传统,因此,道教心性论思想的若干命题即便是与佛教的相关部分非常相似,但其基本精神仍然是道教的。换言之,佛教心性论影响道教心性论的最大者其实是哲学方法,而非简单的名词与命题的移植或模仿。  相似文献   
36.
短时记忆的一生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晓丽  陈国鹏 《心理科学》2004,27(2):395-397
短时记忆的发展一直是认知发展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一发展的思想给短时记忆的发展研究又注入了新的内容。文章介绍了关于从婴儿到老年各个时期中短时记忆发展状况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对短时记忆在一发展中是否存在真正的容量变化、个体差异原因与发展变化原因的关系、短时记忆的一发展过程等基本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7.
宣宾  刘振会  张爱青  孙晓凯 《心理学报》2011,43(9):993-1001
注意焦点转换是工作记忆中一项重要的执行功能。前人的研究提示视空间画板可能参与言语工作记忆中的注意转换。通过聋和发音抑制方式探索语音回路子系统受损或受阻后, 视空间画板子系统完成注意转换任务的反应模式。采用“三计数”任务, 实验一比较了极重度耳聋学和健听学在工作记忆中的注意焦点转换效应。结果表明聋与健听被试在不同记忆子项中转换的反应时间均长于不转换时间。但与健听被试相比, 聋完成注意转换任务的正确率降低, 在转换和不转换之间的反应时差别减小, 且转换方向对反应时无影响, 转换方向和转换距离表现出显著的交互作用。下行转换时近转换快于远转换, 上行转换时近转换慢于远转换。实验二比较了发音抑制和无抑制条件下的注意转换效应, 发音抑制组在注意焦点转换中表现出与聋组既类似又存在区别的反应模式。这些结果提示工作记忆的中枢执行系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当语音回路功能受阻后, 注意转换仍能借助视空间画板子系统得以完成。与暂时性抑制相比, 语音回路功能长期受损后表现出一定的功能代偿。  相似文献   
38.
苏轼伦理思想是宋代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苏轼为代表的蜀学与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学、二程为代表的洛学共同架构起北宋中叶学术思想的大厦。苏轼伦理思想的基本特征在于,不仅对传统儒释道伦理思想作出了批判性的吸收与辩证扬弃,而且在于提出了一种情本人性论和一种旷达而超越的人哲学,贡献给了中华民族伦理思想以独特的内容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39.
本性 《法音》2008,(3):39-45
慈航法师的身世慈航法师,福建建宁人,一八九五年农历八月初七。俗姓艾,名继荣,别名彦才。父炳元,清国子监,私塾执教为业。母谢氏,系出名门。据苏邨圃《慈师的三不朽》一文:慈航法师,6岁开蒙读书,11岁时慈母谢氏往,  相似文献   
40.
郝宁  吴庆麟 《心理科学》2008,31(3):654-657
个体获得某领域杰出能力(专长)并非由其智力简单决定.一方面,智力测验无法预测个体未来成就以及"SOC、智力、专长三角关系理论"的提出,似乎表明智力与专长获得无关;另一方面,"特质联合体中介理论"和"模块能力与综合能力中介理论"则说明智力与专长间存在复杂中介机制.专长的获得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个体一发展的历程中,智力对专长获得并不具有显著的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