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51.
《管子学刊》2008,(1):F0002-F0002
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赵俪(1917.06.14-2007.11.27)。山东省安丘市人。1934年入清华大学外语系就读,期间积极参加一二九运动,加入左翼作家联盟,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队员。七七事变后赴山西前线参加抗日游击斗争。曾为夏(县)支队营教导员。1947年应聘为河南大学历史系副教授,1948年任华北大学第四部研究员。以后历任济南市政府秘书、中国科学院编译处副处长,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历史系教授。1991年离休。  相似文献   
252.
赵静 《中国哲学史》2023,(2):99-105
在儒家的本体论建构中,“春”具有重要地位:四时之春与乾之元德、五常之仁德具有深层一致性,春气象同样贯通着意仁心,显现出宇宙的仁本体。从古代儒学史中可以窥见一个“以春见仁”的理论进路。董仲舒的“春系于元”,通过“天之端”显现“无穷极之仁”,其对天地分理的论说可视作理学的先声。程颢以“春气象”显现本体为之仁体,由象见体的过程中体现了理学的统分与显隐。朱熹极富条理地解说四象之春对宇宙本体的显现,“春气流行”即是仁体流行、天理流行。径此理论进路来看,由春气象显现的仁体兼有“时”、“德”、“气”三个维度,可说是时间之始、道德之源、万物之本。与之相关的春意功夫论在于观天地意与体一己之仁心,由此上达仁本体。  相似文献   
253.
四、尸罗波罗蜜4.1 大乘并不重视戒律:尸罗即戒律,大乘僧人并不太重视戒律。大乘初起时秘密撰造了许多所谓佛说经,又公开撰造许多论书,但是并不忙于订定自己的戒律条文。后来也有托名弥勒造《大乘菩萨戒本》,那是后来很久的事情。而大乘初期,他们的僧众出家还必须到某些部派寺庙里受戒,才能正式取得比丘身份。大乘僧人所学习的戒律也是以某些部派戒律为课本,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没有自己独有的毗奈耶,足见很不重视。《论》对尸罗波罗蜜的说明是“尸罗好行善道,不自放逸。  相似文献   
254.
周纯全  陈汉星 《天风》1994,(11):22-23
在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旧城门顶边,有一普通而又特殊的人家,她13年如一日,含辛茹苦耐心抚育十几个残疾弃婴,虽不是亲孙儿,但胜似自己儿孙。主的爱,在这里彰显。她的事迹近年来在省、市报刊、电视台陆续报导,深受群众赞扬。  相似文献   
255.
王颂 《佛教文化》1994,(3):25-26
放在我面前的是一本小册子。翻开几面,我立刻被书中质朴而亲切的语言、简易而深刻的道理打动了。这本小书叫《幸福之道》,是台湾“安祥禅”的创立者、导师耕云先近期的一篇演讲。 谈到幸福,可以说这是人类漫长的思想长河中浴如烟海的诸多著作所共同讨论的问题。人一下来就会有舒适与不舒适的感觉。无知的小孩子有时会莫名其妙地烦躁起来,有时却彩着大眼睛显出很兴奋的样子;  相似文献   
256.
    
文成 《佛教文化》1994,(1):33-34
小时候的我,体弱多病,性格也孤僻。可能是从伙伴中得不到欢乐的缘故吧,我对自然界的一切有一种特殊的亲近感。春天万物苏醒的时候,我会盯着嫩黄的小草痴痴地看上半天。春燕来了,我的心会追逐着燕子飞翔,心情也变得轻捷快活。而一夜春风春雨,满庭的李白桃红零落成尘,又使我起莫名的伤感。秋天到来,大雁南飞,望着那人字形的雁阵,听着越来越远的“嘤嘤”声,引发我几多遐想,几多少年的哀愁。  相似文献   
257.
净土宗作为中国佛教信仰的主流,因其专注彼岸之往,故曾被讥为“专属送死之教”,然而正是这一点恰恰说明了净土宗在临终关怀和终极关怀上的殊胜。这里主要是从心灵抚慰角度来阐释净土宗于临终关怀方面的价值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相似文献   
258.
古希腊人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以“作为存在的存在(being qua being)”或“存在本身(being per se)”为基础的实体本体论,它确保了人类经验的基础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体。由于eidos和telos的结合是个体事物(如人)的形式因和目的因,这种“实体(sub-stance)”必然在变化中保持不变。这种基础或本质包含了事物存在的目的,并且是对所有特定事物“作为这类事物意指什么(what it means to be a thing of this kind)”的定义,从而设定了一个封闭的、排他性的边界,使事物具有非此即彼的严格同一性。在《易经》中,我们找到了一套宇宙论假设词汇,和古希腊的实体本体论差异鲜明。这种宇宙论假设通过将儒家经典置于一个整体的、有机的、态的世界观中,为其提供了一个解释语境。为了与关于“on”或“being”的基础假设形成有意义的对比,我们可以借用希腊的“zoe(命)”观念,创造一个新词“zoe-tology”,意为一种“的艺术”。这种宇宙论始于自我,它本身就是变化背后的动力,可以提供给我们一个无限“成”的世界:不是现成的“事物(things)...  相似文献   
259.
甲虫和青虫     
南美洲丛林中,活着一种体长10多厘米的甲虫,它们通身被坚硬的铠甲包裹,头上有两只硕大的夹钳,当地人称之为老虎钳。老虎钳威猛善战,能捕食较小的蜥蜴、幼蛇和鸟类。它们殖能力极强,一只雌性老虎钳一年可产2万多粒卵。有人计算,如果按它们的繁育速度,不出10年,南美大陆将排满老虎钳。  相似文献   
260.
自信心是每个人人格结构的本质因素,聋也不例外。自信心还是每一个人内在自我的核心部分,在心理学研究中有其特定的意义。真正的自信心是以真正的自我认识为前提的。倘若在聋自己心中深植了自信心的信念,对培养聋自己的信心会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