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9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许少康 《心理学探新》1992,(4):38-40,33
在社会消费过程中,消费者时刻都在感知着周围的商品信息。人们对消费中外部环境输入的各种各样的刺激加以选择使之有机化,并作为有意义的首尾一贯的外界映象进行解释,即为消费的知觉过程。这个过程构成了人对商品认识的起点和基础。研究表明,消费者在知觉周围的商品信息时,并非将其全部输入大脑,只是按一定原则对邵分信息加以接受,由此导致消费者的购买  相似文献   
242.
桑德尔(Michael Sandel)以批判自由主义闻名于世。在桑德尔对以罗尔斯(John Rawls)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的批判中,他用共同体对抗个人,用善对抗权利,用德性对抗规则,确立了一种典型的社群主义批判模式。在桑德尔看来,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本质上是一种义务论自由主义:就方法论而言,这种义  相似文献   
243.
如何确立一个社会的正义原则是当代政治哲学家普遍关注和激烈争论的一个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哈佛大学的罗尔斯教授在其代表作《正义论》中提出了一种确立正义原则的原初状态理论,这一理论把正义原则等同于原初状态中人们选择的产物。对此,牛津大学G.A.科恩教授提出了针锋相对的反对意见。他在其《拯救正义与平等》一书中论证说,罗尔斯的原初状态理论实际上是把理想的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244.
简单,深邃?你更喜欢哪一个状态?如果少年,还青葱懵懂,一定选择深邃——最好连自己都永远不懂自己。一定要看外文书,知道尼采、康定斯基、萨特……知道那些与自己隔着灵魂与皮肤的东西。用外在来装饰内心。而经过风雨种种和光阴浸染,你所选择的,必是简单扼要。一杯茶,一个人,一轮明月。如钱钟书,再大的官员请他去吃饭,他说:"抱歉,我没时间。"他是在尊重时间,不虚度任何一分一秒。  相似文献   
245.
刘静远  李虹 《心理学报》2022,54(12):1455-1466
探讨状态焦虑对回溯式时距判断的影响, 并检测记忆偏向与认知评价在其中的中介和调节作用。实验1招募大学生60人, 随机分为高、低状态焦虑组, 采用情绪诱导程序诱导高、低状态焦虑; 采用口头估计任务测量回溯式时距判断, 考察高、低状态焦虑诱导后的回溯式时距判断差异。实验2在实验1的基础上, 招募大学生60人, 增加自由回忆任务测量记忆偏向, 考察状态焦虑对回溯式时距判断的影响中记忆偏向的中介作用。实验3在实验1和实验2的基础上, 招募大学生90人, 增加视觉模拟心境量表测量认知评价, 考察状态焦虑对回溯式时距判断的影响, 并检测认知评价与记忆偏向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在回溯式时距判断中, 高状态焦虑比低状态焦虑更高估时距; (2)在状态焦虑对回溯式时距判断的影响中, 记忆偏向具有中介作用; (3)在状态焦虑对回溯式时距判断的影响中, 认知评价和记忆偏向存在有调节的中介作用:只有当认知评价得分较低时, 即对于认为焦虑对身体健康有害程度较低的个体而言, 在状态焦虑影响回溯式时距判断中, 记忆偏向具有完全中介作用, 即状态焦虑只通过记忆偏向影响回溯式时距判断。研究结果揭示了焦虑个体回溯式时距判断的内部过程, 验证了注意闸门模型中有关用于计时的记忆资源越多对于时距越高估的假设, 丰富了焦虑通过记忆偏向影响回溯式时距判断的解释视角, 为通过调整认知评价改善焦虑个体时距偏差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46.
正一、前言正念禅修(mindfullness meditation)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是一种精神训练,强调依靠自我内心的调节、约束与努力,被认为是佛教修行的心要。目前西方医学正式将正念禅修纳入医疗体系[1],成功地结合了佛教正念禅修与西方医护理念,有助于人们摆脱抑郁症和消极情绪状态,维持身心健康。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繁忙不安的现实世界中,东南亚佛教正念禅修对人的日常健康生活愈发具有正面的价值与意义。本文以当代佛教"国际短期出家训练"[2]和"中道禅修营"[3]正念禅修实践作为典型案例,阐明其对现实人生的积极影响,并通过进行实地调查,探讨其效果与影响。  相似文献   
247.
人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烦.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导致自身潜能难以充分发挥,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下降.这种状态就是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248.
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传输过程.教师在调控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必须掌握和利用教学的反馈信息,使教学处于最佳状态,以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教学中,不管什么“式”,什么“法”的教学,都应通过各种反馈信息来评估,什么样的教学改革也应受反馈信息的制约.因此,研究如何及时获取语文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以使有效地校正.调控课堂教学,减少时间的消耗,避免教师作无效的劳动,提高课堂效率、是语文课堂改革中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49.
时间知觉的脑机制:时钟模型的困境和新导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神经系统是通过类似于时钟的方式来实现对一段时间的知觉的,并认为多巴胺能系统(基地神经节)和时钟的快慢有关。与多巴胺信号有关的药物的动物实验的结果以及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患者的行为表现被看作是支持以上看法的证据。然而,最近的大量研究对这个理论提出了挑战,结合行为研究和脑机制研究的新成果,研究者提出了知觉信息可以通过神经活动状态或加工中的能量消耗来表达。  相似文献   
250.
急性脑外伤或非创伤性脑损伤常常导致患者进入一种缺乏意识及思维、对自身及周围的事物缺乏感知的严重意识障碍阶段,过去称之为"植物状态".随着最小意识状态概念的提出,本文在国内外现有参考文献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并结合自身经验建立了规范的促醒治疗方法,就此促醒治疗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国内此类患者的评估、诊断、治疗及后续康复提供更多的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