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9篇
  400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从“意识状态”解释人类意识的本质是当前意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取向。研究意识状态改变(ASC)的物质生理基础具有十分突出的理论和临床实践意义。意识状态改变可以分为自发、物理和生理原因、心理方式和疾病引起这样四个方面,不同类型的意识状态改变可以从激活、意识域、自我觉察和感觉振荡四个维度进行综合归类和分析。不仅脑结构功能状态、脑动力的暂时变化、神经化学过程和新陈代谢过程等因素影响着人的意识经验改变状态,而且环境变化、心理活动和自我控制及技巧也可以暂时改变人的意识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62.
时间信息自动加工与控制加工的电生理学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时间信息加工的统一机制问题一直备受研究者关注。新近研究表明失匹配负波(MMN)是与时间信息自动加工有关的ERP成分,关联负变化(CNV)是与控制加工有关的ERP成分,而刺激遗漏电位(OSPs)既与自动加工又与控制加工有关。以三种ERP成分为指标的研究均为时间信息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的存在提供了可能的依据。未来研究不应该纠缠于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分界点的探究,而是着重从时间全程视角考察时距加工机制的特点。  相似文献   
63.
青春期是个体由童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年龄范围大约为11、12~15、16岁,大体相当于初中阶段。经历这个时期的发展,个体的生理发育、心理和社会性的发展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64.
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脑机制的重要手段,并被广泛地应用在最近三年发表的研究精神疾病脑机制的论文中,有约一半以上以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为研究手段。功能磁共振成像以很高的速率获取随时间变化的幅脑图像,因而具有很高的空间分辨率和较高的时间分辨率。  相似文献   
65.
惊跳反射的生理心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惊跳反射作为动物及人类在应对意外刺激或遇到险情时的一种避险保护反应,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以往的研究较多关注听觉惊跳反射,在反应指标上多采用眼部及面部表情肌的反应,如眨眼反射。惊跳反射的生理机制为突发性强刺激直接传向杏仁核的直接通路所致。惊跳反射增强的心理机制可能为致敏作用或恐惧性条件作用,而惊跳反射衰减的心理机制可能是适应、前脉冲抑制或愉快衰减。未来的研究应关注视觉惊跳反射,观察全身躯体姿势维持肌肉群的反应模式,并以先进设备对惊跳反射的信息加工脑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6.
采用“呈现随眼动变化技术”对12名高中二年级学生的双字词阅读知觉广度进行了眼动研究。结果发现:(1)高中二年级学生的双字词阅读知觉广度具有不对称性。(2)高中二年级学生的双字词阅读知觉广度为注视点左侧一个双字词到右侧两个双字词的空间。  相似文献   
67.
介绍了成人学习不良者神经心理与行为遗传方面的研究,深入分析了成人学习不良中阅读不良的电生理和行为遗传特点,并简要总结了有关数学不良的神经心理与行为遗传的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68.
微观发生法:聚焦认知变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微观发生法通过在变化发生的整个过程中对行为进行高密度观察和反复试验分析,可以提供关于认知变化的路线、速率、广度、来源以及变化模式的多样性等方面的精细信息,对于理解心理变化的机制有重要意义。该文论述了从发生法到微观发生法的演变过程、微观发生法的研究设计及其合理性与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9.
3.5~5.5岁学前儿童年龄认知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实验采用三个问题作业(“年龄比较”、“出生年龄”、“年龄变化”)及一个“图示作业”,调查了60名3.5~5.5岁儿童年龄认知的发生、发展情况,结果表明:3.5岁儿童处于年龄认知萌芽状态,4.5岁儿童年龄认知开始发生,5.5岁儿童的年龄认知已发展到较高水平。儿童年龄认知变化可用变化分割模型(简称CS模型)来解释。  相似文献   
70.
刺激强度与个体差异对心理生理测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彦捷  郭晓娟 《心理科学》2001,24(5):541-543
探讨不同说谎经验的被试在完成不同刺激强度的任务时,其生理反应和说谎分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测谎过程中,任务刺激强度不仅影响测试结果的有效性,而且与被试的生理反应和说谎分数成正相关;不同类型被试的说谎分数没有显著差异,测谎应对任何人群都普遍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