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22篇
  免费   683篇
  国内免费   1527篇
  10332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209篇
  2022年   304篇
  2021年   197篇
  2020年   301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270篇
  2017年   279篇
  2016年   246篇
  2015年   232篇
  2014年   738篇
  2013年   315篇
  2012年   646篇
  2011年   742篇
  2010年   490篇
  2009年   564篇
  2008年   600篇
  2007年   492篇
  2006年   548篇
  2005年   527篇
  2004年   492篇
  2003年   434篇
  2002年   331篇
  2001年   309篇
  2000年   250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91.
品牌名称作为一类特殊词汇,其形式表征分为视觉表征(印刷字母的视觉特征)和听觉表征(词语的整体声学特征),字样(包括字母大小写、字形、颜色)和语音(包括音素、音节、声调或重音)可以分别代指二者。品牌名称字样和语音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均发生在词汇的知觉加工阶段,两者的影响结果和作用机制既存在联系,又相互区别。此外,品牌名称的视听效应之间存在跨通道联结。未来研究应结合实践问题,对品牌名称视听效应进行补充性探讨。  相似文献   
892.
在《真理与方法》第三部分,伽达默尔批评柏拉图的《克拉底鲁篇》造成了“语言的遗忘”。这一说法可以与海德格尔的“存在的遗忘”相互呼应。但伽达默尔并没有盲目追随海德格尔。恰恰相反,他的“批判”只是一种假言判断、一种柏拉图式的反讽、一种对话辩证法的实行。伽达默尔的真实目的并不在于证明柏拉图遗忘了语言,而倒是证明柏拉图没有遗忘语言。借此,他实则在与海德格尔争辩:一方面,要逆着海德格尔的“弑父”倾向肯定柏拉图-海德格尔的统一效果;另一方面,要借助柏拉图的对话辩证法实现对海德格尔的某种矫正。  相似文献   
893.
追问“什么”是欧洲形而上学的核心,它真正追问的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在理性观照下,事物在不同层次上的显现与本质。事物的这种显现与本质,既是它们的存在,也是关于它们的知识。但是,对于列维纳斯来说,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之前,尚有人与他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外于“知识”,外于“存在”。因为它是自由者间的关系,他者不可由“我”来显现、观照,是完全异于“我”的。因此,人与人之间首先是伦理-道德的关系,而不是知识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伦理-道德外于、高于知识。然而,对于人这种有限存在者来说,他的一切知识,实质上都是对“不断(的经验事物)”的一种断,都是在不全处作出全的论断。因此,知识实乃包含着自由与责任于自身。换言之,伦理-道德也在知识中,知识实际上也是事物的一种自由的存在。因此,存在论-知识论与伦理学之关系,是否如列维纳斯所认为的那样,仍值得深究。  相似文献   
894.
随着超扫描技术的兴起,研究者们开始关注社会互动情境中有意识情绪感染的脑间神经同步问题。研究发现,脑间神经同步可能是有意识情绪感染在神经层面的指标。“发送者-接收者”模式的应用使得研究者们思考自我-他人重叠理论是否可作为有意识情绪感染脑间神经同步的心理解释机制。未来研究可采用基于自然情境的“发送者-接收者”模式以及“自然讨论”模式来探究不同社会因素对有意识情绪感染及其脑间同步机制的影响;未来还应构建有意识情绪感染的多模态超扫描平台,以此拓展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895.
为探讨自我同情的“利他”心理机制,研究1采用自我同情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和亲社会行为量表对53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自我同情、生命意义感、心理弹性与亲社会行为之间两两显著正相关,自我同情正向显著预测亲社会行为;(2)生命意义感在自我同情与亲社会行为间起独立中介作用;(3)心理弹性在自我同情与亲社会行为间起独立中介作用;(4)自我同情可以通过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对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研究2采用干预法对被试的自我同情进行为期7天的干预,结果发现:随着自我同情水平的提升,被试的亲社会行为也显著提升。该研究揭示了自我同情影响亲社会行为的潜在心理机制,对自我同情的社会效益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96.
透析诚信     
徐勇斌 《天风》2010,(12):14-16
现代人缺乏安全感,面对生活各个层面的挑战与威胁,食品安全、财产安全、婚姻安全、人身安全等。造成这些社会问题的原因很多,但很关键一点就是人缺乏诚信……  相似文献   
897.
898.
复杂图形的双眼视差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用心理物理学实验方法,以能正确分辨图形在深度上起伏周期数的多少作为判据,检测了七名被试的体视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被试者观看复杂图形的视差敏感性是和图形在深度上变化的复杂程度有关。如果以视差作纵坐标,以图形在深度起伏频率为横坐标,则其深度感知的范围是一个区域,该区域的频率变化范围是从0.1周/度到4周/度,当深度变化频率大于4周/度,则无深度感知。七名被试的双眼深度敏感区有个体差异,但其区域的形状是相似的。  相似文献   
899.
心理测验中个人拟合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拟合研究是对心理测验中偏差行为鉴别的一种新方法,它以Guttman理想模型、项目反应理论和非参数项目反应理论为基础。传统个人拟合指标是对宽泛偏差行为的检验,当前个人拟合研究更具体、更形象,针对于某种偏差行为的专门性指标和图形与回归分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无论哪种个人拟合方法都会受到各种无关因素的影响,如何克服这些影响,提高个人拟合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将成为个人拟合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900.
<正>佛教对男女两性的差别对待,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在现代提倡女性解放、两性平等的文化和社会风潮下,针对比丘尼众制定的八敬法,近年来尤其受到佛教内外的关注,许多研究者认为八敬法突出表现了佛教对女性的歧视,教团内部也尝试对"八敬法"等比丘尼规范进行改造,以适应现代社会。《中本起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