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31.
《中国天主教》2009,(2):50-50
罗马的宗座额我略大学与美国的圣母大学3月3日至7目在罗马合办国际研讨会,题为“生物进化论,事实与理论”,以标志达尔文诞生200周年及其进化论著作《物种起源》出版150年。  相似文献   
32.
《中国天主教》2007,(2):16-17
本文系一位从事生物研究的博士的见证与分享,为读者提供一个寻求真主的路径.旨在引导读者.认清人生的真正意义和做人方向,今世得平安喜乐.来世得天堂永远真福。  相似文献   
33.
在基因科技的革命性发展过程中,整体社会似乎未能提供一个充分保障研究参与者与科学研究之完整性的机制.以台湾面临基因检测之挑战的经验为例,探讨了伦理、法律与社会意涵(Ethial,Legal and Social Implications,ELSI)研究如何完善规范体制的实务应用需求,并兼顾人权团体所期待的妥善保护研究参与者.  相似文献   
34.
《中国哲学史》1994,(4):15-18
辛敬良,男,1928年1月生,原籍浙江黄岩。现任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主任。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理事。代表论著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历史唯物主义教程》、《预成论与历史唯物论》、《历史过程的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与市场经济》等。  相似文献   
35.
生物细胞在受到各种有害因素刺激后,会发生一种应激反应,其间细胞内的正常蛋白质合成受抑,而合成一些新的蛋白质,这种现象及所合成的蛋白质被称之为热休克反应和热休克蛋白。研究发现,热休克反应是生物细胞对环境因素的适应性反应,并广泛存在于从原核到真核生物的生物体内。对人类而言,其功能是多样的,利弊共存,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对立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36.
两种医学模式的方法论问题评价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对医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两种医学模式,它们在对疾病和健康的看法上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且这种思维方式在人们进行医学科研中具有不同的方法论作用。  相似文献   
37.
脑激活定律     
用物理学的观点在系统水平上讨论脑内功能子系统的脑区激活及相互作用。引入一些参量描述脑功能特性 ,并且根据现有实验事实提出脑激活的四条定律。  相似文献   
38.
面孔视错觉现象表现为个体从其他事物中感知到并不存在的面孔。面孔视错觉要素已广泛应用于艺术、广告及商品中,起到吸引注意、促进消费的作用。同时,先前的研究通过采用各种范式,发现患者在面孔视错觉的产生上同常人的差异,以及视错觉与视幻觉之间的联系。根据视觉加工通路的不同,相关范式可分为视错觉监测范式,以及视错觉辨认范式。前者侧重于基于提取的类面孔特征所做出的快速预测,后者侧重于主观期望引导个体对物体特征的提取,两者最终均会影响到后续的认知判断。日后研究可从面孔视错觉的发生机制出发,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加工通路,为面孔视错觉产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并拓宽该要素在临床诊断及商业广告领域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39.
社交焦虑者在情绪加工和社会意图理解方面均可能存在异常,以负向认知偏差为代表,但目前尚缺乏针对社交焦虑的情绪与社会意图理解共性机制的研究和临床预测模型。本项目计划综合运用行为实验、功能磁共振成像和计算建模,基于情绪识别与社会意图推理的生物运动范式,并结合面部表情识别任务,系统考察社交焦虑者在情绪加工和社会意图加工中的负向认知偏差机制,并构建社交焦虑症状的预测模型,检验精神疾病背后的多维数据关联,以及多维数据对社交焦虑临床症状的客观分类和预测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在《道德底形上学之基础》第三章中,为了实践目的,康德提出感性世界与理知世界的区分。根据《道德底形上学之基础》(以下简称GMS),感性世界和理知世界既可以是两个世界,也可以是人看待自身的两种方式。康德的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都对感性世界和理知世界做出区分。在理论哲学中,除了解决二律背反外,这一区分最重要的作用是为实践哲学腾出位置。通过感性世界和理知世界的区分,康德解决了道德律与自由之间的循环论证问题,并通过这一区分试图论证道德律作为先天综合命题的可能性。尽管最终康德断言我们对理知世界一无所知,因而也对自由一无所知,所以道德律作为一项令式的可理解性仍然是一个问题,但至少在消极的意义上遏制了道德虚无主义的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