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这篇文章重新审视战国时期道家哲学中"母亲"形象的作用这一问题。作者使用最新出土文献来探讨传世《老子》版本中的例子是否存在特定的主题或隐喻,并归纳出"母亲"这一形象的两个隐喻:既代表了生死两个状态之间的不死不生的时刻,又像其子"道"一样代表生与死的永恒重复循环的。  相似文献   
72.
海波 《法音》2012,(10):56-60
随着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中国当代社会发展迅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现象。在生命领域的一个新气象就是国人由原来的重视"优生"开始重视"优死",即关注死亡的质量。死亡,也前所未有地伴随着灾难的频发和人口的高度老龄化越来越直接地呈现在公众面前,由传统社会一直禁忌的话题进入寻常百姓的闲谈。  相似文献   
73.
全真道对平等自由问题的广泛关注,是中国哲学发展到宋金元时期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而倡导三教合一的全真道能够迅速崛起、发展,同王重阳开创的被七真光大的思想主张密不可分。考察新兴道教派别的精神创造的内容,将是揭示中国哲学与宗教发展成长进程的不可忽视的环节。  相似文献   
74.
论中国佛教对生产作务态度的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圣凯 《法音》2000,(8):24-30
序论 荷兰许理和先生曾经指出,佛教在中国并不是一种思想模式或哲学体系,而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高度纪律化的行为方式,它被认为能藉此解脱生死轮回,适合于封闭而独立的宗教组织即僧伽的成员信受奉行[1]。所以,出家僧尼被视为方外之士,远离世俗的尘劳,过着清净无为的生活。但是,僧尼毕竟仍生活在这个世间,仍然必须过着衣食住行的生活,所以从而也引出中国僧尼的经济问题。历来反对佛教的理由及“三武一宗”的废佛事件,其中经济问题则是非常主要的问题。 从本世纪以来,国内外佛教界及学术界在中国佛教经济研究方面,取得…  相似文献   
75.
本文以庄子、《列子》为核心,从形而上的角度对魏晋以前道家学派的梦论与生死论展开研究。作者认为梦论、生死论是构成原始道家根本道论的两大基石。通过从哲学的高度沉思梦、生死两种基本的生命现象,原始道家思想家将其玄冥难测、不可言谈的道贯通于现实的人生界。这就使得道家的道论拥有一种人文关怀。作者还以为从形而上的视角对梦进行沉思、述说并将其与道论、生死论贯通,乃系道家学派的首创,由此梦的研究获得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