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76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未知生,焉知死"是孔子对子路"问死"的回应,反问句的形式导致历来阐释者众多而莫衷一是。古今主要解读之得失,皆在于对"知生"与"知死"的理解。通过语言分析,辅以《论语》之内证进行释读,可以发现这句话有"知生"方能"知死"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对"知生"与"知死"作进一步的解析,则二者之含义得以明确。"知生"的深层含义是"知命","知死"则是知晓如何对待自身之死。孔子之所以不直言"知命",一为语言修辞之故,二则"命"只能在"生"之体验中获知,同时也只能在此世现实的人生中完成。  相似文献   
22.
胡艳美 《四川心理科学》2014,(6):142-142,120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高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人们在关注莫言原作的同时,也开始关注译作译者。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葛浩文翻译的英译本《生死疲劳》来客观公正地评价翻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印顺 《法音》2005,(9):12-18
生死轮回的六趣——六道中,鬼与地狱,是六趣中不同的二趣。鬼与地狱,可说是古代极一般的信仰;在佛法传来以前,我国也早有了鬼与近似地狱的信仰。佛法传来,在重信仰的民间佛教中,鬼与地狱有了混合的倾向。特别是盛唐以后,佛教偏重实行,法义的理解衰落,传出了国人自己编写的经典,鬼与地狱被混合为一,成为民间的信仰。  相似文献   
24.
嘉历 《思维与智慧》2008,(12):24-25
有一则寓言:狐狸和刺猬住在相距不远的地方。狐狸不但狡猾,而且反应灵敏、行动迅速,哪里有什么好事也落不下它,抢尽了风光;刺猬就不行了,它又蠢又笨,不但走起路来慢慢腾腾,而且稍有风吹草动,它就像个与世无争的胆小鬼,马上把身体蜷缩起来“装死”。  相似文献   
25.
方以智的生死哲学是晚节的内在支撑,其代表性观点是生死为正余关系,生与死如同春夏秋与冬,且可相互轮转。由生出发,经过无生(死亡)的超越,再返回尽此生。国破家亡后,方以智历诸患难、久经生死考验,逐渐由被动承受转为积极担当,并将这些经历与考验转化为打开儒学死亡视域与锤炼生生仁体的资源。方以智将佛教能医治诸病的药树思想引入儒学,其形成及发展有梧州、南京、新城三个阶段,其代表性观点分别为:引西方药树为奇兵(以佛援儒)、死是大恩人(以佛教的超越精神解决生死问题)、病药俱忘还说药(重返儒学之着实)。方以智晚年驻锡青原山,荆(佛)杏(儒)双修,伏藏隐忍,在明亡的寒冬中“炼药开炉(冬雷破雪)”,以余求正,启动生死转化的生生之几,并淬砺为中国文化托孤之志,这可视为药树思想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方以智药树思想的哲学特色是“应病予药”,其要点有:承认病与药的普遍性;根据病症,辩证用药,善用奇药;擅长运用作为三教共同基础的公因之药,以及公因与反因的轮转。方以智以疗教救学为使命:通过佛道为儒学寻找应对危机的方案;佛道亦可借鉴吸收儒学尊生的入世精神,推动世俗化进程,由此实现“三教互救”基础上的三教合一。  相似文献   
26.
临终关怀起源和发展于西方社会,西方文化中的基督教生死智慧为现代临终关怀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基督教用生死智慧诠释和实践现代临终关怀.用基督教的生死智慧来审视现代临终关怀,有助于更全面和深刻地理解现代临终关怀内涵,更好地展开临终关怀服务.  相似文献   
27.
明清易代后,明朝士大夫发生了身份转换,成为明遗民.明遗民忠于故国,但生活在新朝,在这种尴尬的处境中,他们有着严重的生与死的伦理困境.这表现在,他们一致认为殉国尽忠是士大夫义不容辞的伦理责任,殉国“尽忠”就可以“心安理得”,但自己却在新朝继续生存;明遗民强调自己继续生存是出于尽孝等现实需要,但他们又以生为耻,有深深的道德愧疚感.  相似文献   
28.
学诚 《法音》2008,(9):30-32,33-42
一、学修能断惑业苦,进趣菩提依三学 我们修学佛法.就是一个转染成净、由凡入圣的过程。不学佛的人是杂染的,烦恼杂染、业杂染、生杂染。也就是惑、业、苦三种杂染。杂染什么东西呢?杂染我们的心性.让心性不清净.在生死轮回中长时受苦。《瑜伽师地论》说:“或为烦恼杂染所染,或为业杂染所染,或为生杂染所染.于生死中长时驰骋,长时流转,无有休息。或在那落迦.或在傍生.或在饿鬼,或在天上,或在阿素洛,或在人中,受诸苦恼。”  相似文献   
29.

尝试在生死教育课程中开展了参观殡仪馆活动,理由有二,一是受到具身认知理论和沉浸理论两个教学理论的支持;二是生死教育课程本身的要求,即借鉴国外死亡教育的经验、落实“以死观生”的生死教育理念和帮助学生死亡脱敏的要求。在教学设计中,把参观活动分为一般沉浸活动和深度沉浸活动两种,学生参观后的自愿报告显示教学效果良好。参观殡仪馆活动可以在其他高校有条件地推广,但必须遵循两个重要原则,即心理建设原则和完全自愿原则。

  相似文献   
30.
生死之间     
突然有一天,你发现那一个把你带到这个世界上的人走了,没有了,就像水被蒸发了,永远地永远地从你的身边消失了,消失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