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3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护患间的沟通至关重要,一句话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这就取决于沟通的有效性.实习护生由于对工作的不熟悉、对技术的不熟练等原因,发送的信息常常不被患者所理解和信任,导致无效沟通.为此,我们以实习护生在临床经验的沟通感受为题材,运用质性研究内容分析的方法,构建了一个由26个二级要素组成的实习护生有效沟通的概念框架.以为未来的实习护生提供经验性的模板,也为护理教育者提供教育培养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02.
现代护理强调人文关怀,需要一大批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护理工作者,学校应该对护理学生开设系列人文课程,其中针对护理学生的护理美学有助于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其修养,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使之在临床工作中克服重重困难,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所以在高等护理人才培养中贯穿美学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3.
王琰  陈浩 《心理科学进展》2017,(6):1077-1092
从情绪波动到文明兴衰,研究者愈来愈意识到大气现象对人类的重要影响。气象心理学涵盖天气和气候这两大类大气现象作用于人类个体和群体的心理与行为乃至文化特征的各种研究。在个体心理层面,温度、湿度、日照等气象因素会影响个体情绪、工作记忆和认知能力。在个体行为层面,人际亲和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也会被天气左右。在群体和文化层面,从长程上考察,气温和降水量与多尺度人类群体冲突爆发密切相关;气候冷暖和资源多寡也会共同形塑当地族群的文化心理行为特征。人类世界始终嵌入于天气和气候等宏观生态环境中并受其影响,气象心理学应当在心理学研究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04.
徐晓鸿 《天风》2017,(8):22-24
一尊弥施诃日:"妙哉斯问!妙哉斯问!汝当审听,与汝重宣~1。独一上主基督说:"这个问题问得好!这个问题问得好!你要仔细听,(我要)向你着重讲明。但于无中,能生有体,若于有中,终无安乐~2。只有在不去刻意考虑之中,才能产生(境界)带来的结果(或形体),若是在事先就有了考虑,最终(反倒)是不可能获得平安喜乐之道。何以故?譬如空山,所有林木,数条散叶,布影垂阴,这是什么缘故呢?  相似文献   
105.
道之悟     
山中日月夕相照.洞口烟云似彩飘. 野径深谷通幽处,涧风清匀绕褛袍. 潜心修道峭壁下,神随遐意驾云霄. 宁静至高法自然,抱守元一悟黄老. 世间秩序自排定,阴阳五行法则妙. 天地循环日月复,九宫八卦太极抱. 解读玄理明真义,坎离兑震乾坤交. 巽风吹动艮位土,戊己呼应方圆调. 若能勘穿无形机,得道成仙傲逍遥.  相似文献   
106.
“道教养生学”是道门中人在致力于长生登仙的过程中形成的对自然、社会、人生及其关系的理性思考。它以贵己重生为价值取向,以形神合一、与道合真为行为范式,以超越自我、安顿生命为终极目标,形成养生范畴论、养生宇宙论、养生过程论、养生社会论、养生身心论、养生自然论、养生环境论等系统理论。由于养生范畴的鲜明指向性强化了养生效能,从而使道教养生的思想精粹世代相传。本文择其要,从生道互保、形神俱妙、性命双修、动静互摄、先天后天等方面展开论述。一、生道相保:直指养生究竟“生”不仅指生命,还包含有生长、生成、化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7.
道教生态哲学的基础围绕着道教的最高理念"道"及最基本范畴"物"生"神"而展开."道"作为道教信仰的终极理念,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它与其它宗教或思想体系中的最高理念,如上帝、安那、梵(印度教吠檀多派)、绝对精神、自由意志等等范畴一样处于核心的地位,虽然这些范畴在解释一切精神和存在现象的作用上不尽相同.在道教哲学中,"道"是无所不覆、自生自化、永恒存在、派生万物的形而上的宇宙本体,是贯穿于整个自然界、人世间和神仙世界之中的最高理念.除了作为最高理念的"道"外,"物"生"和"神"也是道教生态哲学的最基本范畴."物"是对物质、万物、实物、器物、财物等具体事物的抽象,主要指有形的、变化的、局部的、杂多的现象存在."生"是对生命、身体、人生、生物、生物圈、生态环境的抽象,也包括事物的有机活动和转化的功能,如事物的生成、生长和生化."神"是对精神、神仙、神明的抽象,它是对"物"和"生"的提升、超越.道教将"道"贯穿于"物"生"神"三界,具体演化为自然界(物)、人世间(生)和神仙界(神),或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和神仙世界."物"生"神"的相互关系及其与"道"的关系构成了道教生态哲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8.
关于生与死的思考铸就了人类哲学的恢弘与博大。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生死之论,不乏智者和睿者,其中道家先哲们以“万物皆一”的开阔视野看待生死,超越了一时一事、一得一失,确立了极具特色的超越死亡、生死存亡一体的生死哲学。并以其丰富的理论内容,深刻的思想内涵,脱俗的不凡见解和独特的美学意境,为中国乃至世界生死哲学理论宝库书写了不可或缺的一笔,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9.
生命     
大地上生长出无限的生命。生命破土而出,出落得千姿百态,或纤纤细草、或繁花似锦、或苍松翠柏……然而方生方死,一切生物均从灿烂走向消亡。我感觉生命在生长,奋力地生长,朝气蓬勃,同时又感觉她们在枯萎、凋谢,生与死的线条在碰撞,在拥抱。是黑夜,是黎明,是黄昏,我从视觉美起  相似文献   
110.
本研究以中日两国大学生为对象,针对精制化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跨文化的比较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大学生在精制化三个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日本大学生;中国大学生的精制化活动表现出性别差异,其中女生比男生的精制化活动更为积极,但日本的大学生却无此种性别差异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