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02篇
  154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王卡、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凤林、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熊铁基等14位嘉宾做主题发言。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丁常云、龙虎山道教协会副会长曾广亮主持了本场分论坛,中南大学哲学系教授吕锡琛、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魏德东对发言进行了点评。倡议启动《中华道藏》续修工程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王卡  相似文献   
192.
人是追求意义和价值的生命存在。杜威的哲学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哲学,其目的是为有效行动提供智慧,表现求真务实的美国精神,关怀世俗价值和终极价值,立足于人,以人为本,把作为价值主体的人放在与自然、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生态关系中,将生态关怀与人文关怀相统一、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3.
正在法舫法师诞辰110周年和27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大会即将在中国召开之际,回顾近代佛教复兴运动中的中斯两国佛教文化教育交流,缅怀法舫法师等佛教学者在斯里兰卡为培养新型佛学人才、重建两国佛教界的友好关系和文化交流所作出的实际贡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佛教复兴运动时期,斯里兰卡国名仍是锡兰,故本文沿用旧称。近代佛教复兴运动以来,锡兰一直在佛教国际舞台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研究佛法的欧美学者大都以锡兰所传巴利文三藏为依据,甚至在锡兰  相似文献   
194.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道德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我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升华。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关键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的关系。同时还要坚持生态善美、整体和谐、合理消费、可持续发展和义利统一的环境道德原则。  相似文献   
195.
边疆宗教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内地宗教相比,边疆宗教的情况更为复杂,管理工作的难度也更大。然而我们习惯于就宗教论宗教,就管理论管理,或者离开宗教谈边疆,离开边疆谈宗教,致使边疆宗教问题越管越多,越管越难。当前,面临边疆宗教偏离发展轨道、宗教渗透频发、极端主义蔓延等严峻形势,必须推动单一宗教管理模式向多元宗教治理模式转化。在快速变迁的现代社会,边疆宗教只有适应边疆、植根边疆、融入边疆、服务边疆,才能最终与边疆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6.
正前不久,笔者被朋友圈里疯转的主要看气质给惊呆了,为了查根寻源,笔者恶补了一下,发现这场气质运动始于歌手王心凌的专辑配图,被网友吐槽后,她回复道:主要看气质!主要看气质,可以理解成说这话的人或许没有多少颜值;也可以解读成一种方法论——遇事别只看表象,而要看内涵。不管是哪种解释,气质的重要价值都不言而喻。气质其实是一个人内在涵养或修养不由自主的外露,是由内向外散发的  相似文献   
197.
《学海》2016,(3):196-203
本文对意第绪语作家S.昂斯基于1913年创作的戏剧《恶灵,或介于两个世界之间》从托寓的角度进行解读,认为作者在这部剧作中植入了完整的17世纪沙巴特运动的框架,意在曲折说明其同时代犹太人的信仰与17世纪犹太人对假弥赛亚的信仰类似,二者皆不能把他们从现世的痛苦中解救出来。同时,通过传统的内容与戏剧这种象征现代性的艺术形式的结合,作者表达了他对现代世界中留存的传统犹太宗教和生活的复杂态度。  相似文献   
198.
积极心理学的繁荣与演变——阴阳辩证哲理的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萍 《心理学探新》2019,(5):406-410
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适应社会生活中的积极特质、积极主观体验以及实现积极自我和成长的适应性认知和行为的科学。由Seligman(1998)兴起的积极心理学运动经过十年繁荣,在三个研究支柱的基础上增加第四个支柱积极的关系。由于积极心理学拒绝消极作为其中的范畴,Wong(2011)掀起积极心理学第二次浪潮,转向研究积极-消极的共生关系。并且,引用中国哲学思想,把阴阳之间的辩证互动原则作为积极心理学第二次浪潮的基础,研究积极和消极之间的动态平衡,以实现人类美好幸福生活和繁荣。  相似文献   
199.
数字原住民的相关论述为解释数字技术对个体的影响提供了切入点,数字原住民是指在数字化环境中成长的个体,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与数字技术互动的经历,不仅会使其表现出相应的行为特质,也会对他们的认知和生理结构产生广泛的影响。生态科技亚系统理论和数字原住民假说从宏观和微观的视角为这些论述提供了理论支持,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领域的研究则对其内容进行了实证检验。在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扩展研究的方向、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200.
运动表象质量与运动技能水平有关,运动表象质量随着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而上升。器械使用可使人脑产生可塑性改变,使用者会将器械纳入身体图式。然而,两者影响运动表象的神经心理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采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探析篮球运动员与新手在不同持球条件下表象投篮时脑功能活动的差异。结果表明运动员表象质量较好,镜像神经系统激活高于新手;持球条件下运动员表象质量显著高于不持球条件下,镜像神经系统激活程度显著低于不持球条件下。研究说明持器械可以显著提高运动员的表象质量,器械使用带来镜像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