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龚武 《管子学刊》2013,(3):128-128
2013年5月16日到18日,由安徽省管子研究会联办的第八届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在千古名相管子故里、全国生态示范县颍上举行。来自全国九省、市和安徽省内的一百多位学者荟萃一堂,围绕“管子思想和生态文明建设”主题进行了精彩、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182.
Opposed to a commonly held interpretation that Confucian discourse regarding tianren heyi (天人合一) is simply a human-centred philosophical fusion of humanity and nature,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Confucian discourse is in fact composed of two contradictory orientations, one ren-centred (roughly equivalent to “anthropocentric”) and the other tian-centred (“nature-centric” in a specific sense), which generally correspond to the two major camps of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in the Wes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It will be further argued that the two orientations of the Confucian view have different yet related functions with regard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conservation: the tian-centred understanding establishes a metaphysical and religious framework for Confucian eco-ethical norms, in which ecological prohibitions and policies are built into the political and religious infrastructure, while the ren-centred orientation adds practical values and meanings to the ontological care of the human relation to the environment. In modern times, the two orientations of Confucian eco-ethics are under further development, moving away from being dualistic philosophies and converging on the eco-ethical way of life. Contemporary Confucians are investigating how the two traditional “orientations” can be unified as one holistic perspective which could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human position in the universe,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s and nature, and the valu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conservation.  相似文献   
183.
权力是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核心,对应于生存需要,与人们的生活品质息息相关。采用心理–生态途径,权力基础理论将其界定为个体依据环境限制与供给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并识别出6种基本权力类型,同时阐述了权力动态性如何通过增生性交易导致或加剧社会不平等。该理论试图从人际和群际心理层面探讨权力的起源问题,并将其与一般社会不平等现象建立联系,为权力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4.
聂敏里 《世界哲学》2017,(1):121-130
古典学在中国与西方都有悠久的传统。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古典学的历史、学科性质、意识形态斗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一、古典学不必是保守主义性质的,可以属于现代性的事业;二、古典学的传统渗透了本质上是文化想象的形而上学论证,它将特定的政治生活方式自然化;三、近代以来兴起的德国古典学是历史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双重变奏。另外,本文还论述了古典学作为一门历史科学所应秉持的历史批判的精神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5.
2016年4月25—26日在复旦大学召开,由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与加拿大约克大学联合主办,共邀请国内外相关学者40余人,其中外国学者17人。会议主题为“重思马克思的国家理论与社会主义学说”,特别讨论了生态马克思主义对今天马克思主义研究发展的重要性、斯蒂格勒与数字化资本主义批判的关系、从应然和实然的区别谈论社会主义的双重维度、列宁哲学中的社会主义问题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国家问题等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86.
<正>在西方绿色思潮那里,历史唯物主义被认为是和技术决定论、人类中心主义联系在一起的,并且没有考虑自然资源的枯竭和自然对于生产的限制问题;因此,其断定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生态文  相似文献   
187.
孙亦平教授的新著《道教文化》(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推出的中华传统文化丛书之一)放眼于21世纪现代中国社会新文化建设这一宽广的学术视野,借鉴当代西方诠释学的理论与方法,对道教的历史源流、宗教信仰、哲学思想、仙学精神、生命观、伦理观、幸福观、社会观、生态观、科技成就、文化  相似文献   
188.
“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9.
作为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两种彼此独立的理论体系,基督教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差异之大是显而易见的。但就生态智慧而言,二者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或相同之处。首先,二者在建构有机整体观念时都选择了同样的策略,即为宇宙万物预设一个共同的创生源头,从而将人类纳入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次,二者对于人在自然中的定位也基本相同,使其既优于万物,又不脱离自然。最后,二者给人类在自然中安排的角色也颇为相类:基督教将人视为上帝委派的看管者,儒家则把人视为天地的辅助者。而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能做到既尊重人类的能动性,又可抑制其个性的过度膨胀;既能保障人类满足自身要求的正当权益,又可尽量避免生态失衡。  相似文献   
190.
论生态经济学的伦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经济学主张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是人的感性生存;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是人类文明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的价值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