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51.
美育早就存在东西方古代的教育之中,比如中国先秦时代的孔子就以包含有大量美育因素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来教育学生,与之差不多同时代的古希腊的柏拉图在论述儿童教育时,也强调要结合音乐、史诗对儿童心灵施加影响,实际上讲的也是儿童的美育问题。  相似文献   
652.
《美与时代》2013,(5):130
从近期来稿发现,部分作者对本刊稿件要求尚不十分明确。为此,特作说明如下。一、发稿范围。本刊是以美学、艺术学为中心的学术期刊。发稿范围包括美学、美育、文学艺术(包括美术、音乐、设计、文学、影视、传播)等审美领域的研究论文。二、论文篇幅。本刊要求凡大、中等学校教师、专业工作者的论文不低于3000字,研究生论文不低于3500字。  相似文献   
653.
台湾民间信仰的发展与台湾的历史变迁息息相关,一方面它受到历史演变的影响而改变了原有的面貌,反映了台湾民俗、文化、政治等社会生态;另一方面,它也印证了台湾人民生生不息的开拓精神和奋斗历史。  相似文献   
654.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浙江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指引下,以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和推进宗教治理法治化建设为抓手,发挥佛教生态文化特质,积极推进浙江佛教生态文明建设。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完善,"绿色、和谐、发展"成为浙江湖州生态寺院建设的发展特点,生态寺院制度化体系的系统化标准,多措并举,和谐发展,逐渐形成了浙江"生态寺院"建设的独特经验。  相似文献   
655.
《中国宗教》2023,(7):F0002-F0002
新华社北京7月18日电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相似文献   
656.
潮汕地区地处粤闽赣交界沿海地区,河网密布,传统聚落分布其中,资源丰富,在聚落环境理想、规划布局、人居技术三个层面都显现了明显的生态审美文化特征,是岭南传统文化传承延续的代表性区域。文章基于传统建筑学与美学交叉视角,探究潮汕地区的传统民居艺术,推进建筑美学在传统聚落民居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57.
根植于中华沃土的道教,承传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天地人和谐共生”的思想,在其教义思想中,蕴涵着人对自然环境、生态体系、生命组织的深刻理解,对宇宙天地、山川大地的无限崇拜,对所有生命物体的至诚热爱,对人类作用地位的冷静思考,对万物共生共荣的神圣憧憬。从历代哲人深邃的天人之辨,到众多仙真洒脱的逍遥人生;  相似文献   
658.
《学海》2015,(6):88-93
本文以虫草及松茸采集管理为例,讨论了甘孜藏区东部两个行政村资源边界与社会边界的流动性。绒村原有大村落分割为不同行政村之后,带来行政村之间资源边界的清晰化,以及利益的分化竞争。但是历史形成的共同体情感及社区现实需要促使不同行政村重新走向实质上的融合,表现为将资源权利分解为多重层次,并实行不同的管理实践。大村落观念的维持,自然资源的重新汇聚,端赖对社区宗教体系的有效运作,以及社区精英的能动发挥。龙村无法排除外来搭便车者,表面上降低了社区直接经济收益,实际上其缘由是对历史进程和空间关系的确认,其后果是持续促进了社区之间的互惠传统。两个案例反映了在当代公共资源市场化潮流之下,产权及行政区划变革并不能消除公共自然资源的道德经济属性,少数民族社区通过对非正式制度的创造性运用,重新塑造了资源管理的可借鉴之道。  相似文献   
659.
公元前7世纪,管子相齐,以土壤生态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个新鲜理论"地员论",深刻揭示了土壤生态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阐述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土壤生态学概念,构建了专门评估土壤优劣的标准——"二十施指针",辨认了全国90个土壤品种。地员论问世,实施于政治实践,转化为驱动社会发展的宝器,为制定新的土地、人口、赋税、城邑规划政策提供了理论引导和数据支撑,齐国国力迅猛提升。地员论的形成,继承了历史上积累的"辨土"知识,吸纳了同时期诸侯国"辨土"的经验,坚持了艰辛的土地研究与考查,其历史价值、学术地位创造了三个世界第一:第一个土壤生态学理论,第一个生态文明理念的土壤标准,第一个生态文明治国的实践。  相似文献   
660.
宋颖  曾衍桃 《法音》2020,(2):52-55
自18世纪工业文明以来,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面对物理、人文与精神危机,基督教文化较早地作出学理化回应,Lynn White提出,现代西方的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是西方宗教思想中人对自然的宰制。[1]传统的有关自然的"西方——基督教范式"正在受到新生态学模式的反思。[2]叔本华、赫胥黎、池田大作等思想家亦强调了东方生态智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