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9篇
  65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1.
儒家人物关系论与现代生态伦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儒家的人物关系论是建立在对自然界必然性的认识基础上的。基于“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哲学基础,儒家提出了“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的人物关系原则。这对于建构现代生态伦理学、保护环境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何伏香 《美与时代》2023,(12):98-100
当今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经济发展日渐提升,居住环境作为体现生活水平的重要方面,在人们生活质量改善和幸福感提升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在商品房住宅发展的新阶段,住宅区的良好园林环境成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与追求的一个缩影。景观设计师作为主导居住区园林景观环境的重要角色,在人居环境改善方面承担的重任不言而喻。探讨新时代的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如何更好地融入生态发展理念,结合福州螺洲小镇首开国仕府案例阐述生态园林设计的原则和生态理念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造出宜居宜人的高品质居住区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13.
"必要伤害"是在对不伤害原则理论缺陷的反思、挖掘和借鉴西方生态伦理学有关解决人与自然矛盾和冲突的伦理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道德规范原则。它包括: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对自然界不得不做出的损害;人类为了自然的完整和稳定不得不对自身的权利做出让步、节制而造成的损害。"必要伤害"原则的提出,既丰富和完善生态伦理学的道德原则体系,又为人们的生态道德实践提供了有效的行为指导。  相似文献   
14.
王晓华 《管子学刊》2007,(4):99-102
人与自然关系是文学表现的重要母题。透过文学的发展,可以窥视出人类社会在社会实践推动下所走过的历史道路。本文意在通过中西文学发展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描写,揭示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过程,并在历史的视野中审视生态批判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聆听自然 随道而动——简论道教生态智慧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有一个有关生态的热议话题——全球气候变暖。9月22日各国领导人齐聚联合国总部纽约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共商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计。  相似文献   
16.
《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球性生态危机已使人类自身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在中国先秦道家思想中 ,老子以独特的视角思考“天人”关系 ,提出了许多颇具启发意义的思想 ,是人们思考和解决人类生态问题的思想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7.
知识运营与二次创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科学与知识两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知识运营的概念,人类二次创业的概念,一次创业是生存创业,二次创业是生态创业,知识运营是人类第二次创业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中国道教》1995,(3):30-33
道教是中国固有的宗教,是在继承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主要是道家学说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它的历史非常悠久,从东汉顺帝(公元126—144年)时正式创立教团算起,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道教的思想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支柱之一。它与中华传统文化浑然交融为一体,但又具有自己的风骨与特色。犹如汪洋和大海。中国传统文化是浩瀚的大洋、道教文化则是这大洋中的一片辽阔的大海。  相似文献   
19.
突破现代理性之限——生态伦理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伦理以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相处为目的,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主要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现象,而其深层原因则在于人类思维方式的变化———现代理性的产生,所以,真正的生态伦理就必须从思维方式入手,来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格萨尔》史诗蕴藏的丰富的生态文化起源于原始崇拜与宗教信仰,其哲理基础是二元的,藏传佛教“众生平等”的宗教理念是史诗中生态文化的主要哲理基础.古代藏族人民以宗教信仰与宗教惩罚、部落法规及习俗禁忌等社会机制为手段对藏区的自然生态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在藏区建立了和谐的生态环境.在生态问题叠出的今天,探讨史诗中的传统生态文化向现代生态文化的转换则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与自然观,转变生态理念,完善生态保护的制度化、规范化则是进行现代转换的三条主要途径.唯此,《格萨尔》史诗才能在生态的21世纪更加凸显其传统生态文化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