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01.
本文集中讨论了《管子》中有关山林资源的问题,分四个方面:(1)对破坏山林资源所产生恶果的认识;(2)对树木生态的认识;(3)重视保护山林资源;(4)保护山林资源与“大生态观”。  相似文献   
202.
本文对梁漱溟“人生伦理”思想的本质进行了分析 ,指出 ,梁以“人生向上”、“伦理情谊”界说“良知”,增强了人的道德义务感。他视“理性”为一种先验存在 ,所以开发、保持理性 ,也就等于获得了道德观念。这同康德诉诸纯粹理性建立绝对“道德命令”的思想 ,在方法上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203.
以"人类是否对自然承担直接道德义务"的问题为根据,可以将西方环境伦理学划分为非人类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环境伦理学存在尖锐的分歧和激烈的争论背后却具有理论基础、价值立场的一致性。从理论基础的一致性看,它们都割裂自然观与历史观的辩证统一关系,这使得它们不去探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下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实际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关系是如何断裂的,进而把生态危机的本质归结为生态价值观的危机,秉承的都是一种抽象的文化价值决定论;从价值立场的一致性看,它们不仅都是为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辩护的伦理学,而且漠视人民群众和发展中国家为了消除贫困追求生存的发展权与环境权,是一种以追求"生活质量为导向"的"西方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学。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开始于对西方环境伦理学的引进、评介,由此形成借鉴或认同人类中心主义或非人类中心主义两种类型的生态文明理论。随着学术界对西方环境伦理学在理论基础和价值立场上的缺陷的认识更加深入,学术界提出了环境伦理学本土化的理论主张,这也使得学术界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在吸收西方环境伦理学积极成果的基础上,建构中国形态的生态文明理论,...  相似文献   
204.
经济发展是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在追求的目标,但是科学的发展是不能以杀鸡取卵的方式进行的。如果没有长期的科学的发展目标,只追求短期利益的发展方式最终必然导致自然资源耗尽、生态被破坏、人类生存环境恶化。这样的发展结果与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相互冲突的。  相似文献   
205.
季剑虹 《中国宗教》2004,(12):19-20
我们已经跨入了21世纪,面对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我们希望通过不懈地努力,在不久的将来,一个讲理性并重视自身理论建设的中国基督教,一个高度重视道德建设、提倡信心行为一致、关注社会效果的中国基督教,一个以爱心为主体、全面实行上帝仁爱之属性的中国基督教,一个讲知识、重智慧、爱科学的中国基督教,一个热心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206.
207.
霞谷是德性论者,情感与理性的关系是贯穿霞谷著作的一条主线。其性情本源与全体之说认为"情其源头,性其全体,情其发处,性其用处",以批评朱子;其四端七情之说主张"四端亦有气,七情亦有理",理气性情合一,批评退溪的"主理"、"主气"之说;其良知说明确提出"恻隐之心即良知","以其全德之德而言谓之仁,以其本体之明谓之良知",将情与知统一起来,反对将良知"专属知识一边",主张德性之知即良知是由情感说明甚至决定的。霞谷很推崇儒家经典中的《大学》,其中尤其重视好恶之情,认为"好恶乃一篇之要",实即以德性为要,而德性之根本在情感。总之,"实心真情"是提高德性、实现万物一体境界的根本。这是霞谷对今人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8.
生态体验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让学生亲身去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从而使学生成为真正自由独立、情知合一、实践创新的“完整的人”的教学模式。生态体验式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是情知教学论、现代学习观和现代教学论;生态体验教育的实践环节分别是:营造体验场,开放式对话,反思性表达。生态体验教育活动设计的核心理念是:①面向问题,行动介入。②全息沉浸,返朴归真。③撬动俗常关系,诱发生命感动。④情感拨动,解固除蔽,整合挖掘。⑤关怀、发展、清理、提升。生态体验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现代教学模式,它的存在、发展、完善要靠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方能实现。  相似文献   
209.
陶尔圣 《哲学动态》2012,(11):94-97
时间是一般的,可据以对任何一种"存在"获得领悟的可能的领域。———马丁·海德格尔对书法艺术由空间性把握进入到时间性理解,是书法创作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飞跃,这有如庖丁解牛。《庄子》书中称赞庖丁解牛有如绝妙的音乐、舞蹈。"合于《桑林》(古乐)之舞,乃中《经  相似文献   
210.
当我们思考邪教“法轮功”何以成势的问题时.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应该回答:一是应该廓清邪教“法轮功”成势的历史过程和史实:二是思考邪教“法轮功”成势的思想文化背景。这两个方面的工作,本人都作了一些尝试。第一方面的工作.已有“二十年辨是非——“法轮功”何以成势(《科学与无神论》杂志2002年至2003年连载)”:第二方面的工作,于今年完成的“‘法轮功’成势思想文化背景研究”是中国反邪教协会的2009年课题:“十年反思——后‘法轮功’时期社会神秘主义思潮的流变及其可能的影响”其中的一部分。选出部分章节刊登在《科学与无神论》上.供大家讨论。本文拟从上世纪世界流行的“新时代运动”思潮影响来考察邪教“法轮功”的成势。“新时代运动”思潮,借助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的确造就了像张宏堡、张香玉、沈昌、李洪志这样一些具有神功异能的“新时代大师”:也造就了中国新时代的理论基石——人体科学和具有“灵性”思维的中国“新时代”弄潮儿柯云路。他们沿着“新时代”开创的路.“创造性”的辟出一个科学哲学的新解,从而成为中国“新时代运动”的标帜。让历史告诉现在.警示未来——正胜邪则治而安,、在思想文化领域,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国内外各种腐朽思潮的影响.以防微杜渐,让我们的国家的思想文化沿着正确、健康、向上的方向不断发展、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