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9篇
  68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曾繁仁先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美学研究,视角遍及美学领域的各个角落,尤其是在美学基础理论、西方美学史、审美教育、文艺美学和生态美学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曾繁仁先生在国内美育理论研究方面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从学科建设的意义上讲,曾繁仁是中国文艺美学的开创者;对生态美学的理论建构则是其力求使中国美学走出困境、求得突破,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美学理论新体系的有益尝试。曾繁仁先生的学术研究体现了深厚的人文蕴涵和独特的诗性魅力,他致力于在审美批判中实现审美救赎,以人审美地生活、诗意地栖居作为学术研究的最终目的,达到了极高的治学境界。在多年的美学探索中,曾繁仁先生形成了严谨不苟与纵横捭阖、哲学思索与现实关怀、学理探究与实践追求、历史反思和与时俱进相结合的治学风格。曾繁仁先生成一家之言,在中国美学界树起了一面新的旗帜。  相似文献   
92.
景观设计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西方近现代景观作为生态景观的开端和代表,深受生态伦理思想的影响。从自然的诗意表达,到景观设计科技时代的来临,再到20世纪60年代后城市的诗意进化,西方景观设计的发展过程给予了中国生态景观许多诗意的启迪。  相似文献   
93.
农村为艺术提供了更多的表达途径,而且艺术改造着农民的精神结构。因此,不能局限于纯艺术纯粹的乌托邦式的精神追逐与探索,而无视农村社会和有血有肉的农村文化生态。在农村人工环境中最具审美价值和研究意义的是建筑师、艺术家、规划师的实践作品。  相似文献   
94.
营造生态化大学和谐德育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应当从由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引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严重破坏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中吸取教训,并依据我国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要求,适时加强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应科学构建生态化的大学和谐德育环境,切实增强大学和谐德育建设的成效;应大力优化和谐德育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效培育大学生的生态伦理意识及其道德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95.
阿伦·奈斯的深层生态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伦·奈斯开创了当代环境哲学研究的一个全新领域。他不仅为深层生态学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框架体系,而且也为深层生态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生态智慧T)。对于深层生态学的研究者来说,不系统地认识奈斯的思想就无法深刻地理解深层生态学。  相似文献   
96.
伦理生态概念是一个创新性的伦理学概念范式。伦理生态是指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一种理性和谐状态,也就是人的理性生存样态,是人类发展的"应该的应该之应该"。而阐述伦理生态的概念、思想渊源、涵盖内容及其研究意义是研究这一重要课题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97.
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儿童的生态道德教育不理想,效果不明显。我国儿童的生态道德认知、生态道德情感和态度、生态道德行为还未体现出知-情-意-行的规律,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道德认知和内心情感经常发生冲突和碰撞,行为还没有达到自觉和自律,环境义务感缺乏,环境责任感有待加强和提高。就其原因主要是儿童道德认知特点、年龄、经验等因素的制约以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外在环境因素的不足。因此,需要学校、家长、社会通力合作,进行"三位一体"的儿童生态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98.
A mutual interpretation and theoretical transplant of ethical-economical concepts is a process of the dialogue and discussion on its “meaning,” and also a process of the transmission and interaction of values. However, over-interpretation, which is inevitable in “understanding” “meaning,” and the plight of the “hegemony of values,” bring potential risks to value dissimilation in the interpretation and transplant. Value migration—value hegemony—value dissimilation is its general process of development. The academic reasoning behind overcoming the risk of value dissimilation is value ecology. The essence of value ecology is to enable the meaning-dialogue and value interlocutions of ethics-economy follow the rules of ecology. Therefore, the process of mutual interpretation and transplantation becomes a process of the ecological interlocution of ethics-economy, creating a new value, eco-value.  相似文献   
99.
论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态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教育学和心理学生态化研究的兴起,以及数学教育改革的理论发展与实践诉求,从生态观的角度来审视数学问题解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文章以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态观为基础,从理论上构建了一个关于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态模式,并论述了该生态模式的5个内部系统(即,数学文化、数学问题、数学知识、问题解决者和问题解决程序)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0.
试论土地伦理的内涵、原则和建设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地伦理包括善待土地、土地健康和土地生态价值等多重含义,建立土地伦理的关键是确立土地伦理的基本原则,即公平、生态和效率原则,在明确土地伦理的内涵和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发展土地伦理教育、加强土地伦理的理论研究、推行土地修复和养护运动、改变现行的土地评价标准等途径加强土地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