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0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非形式逻辑出现于上个世纪70年代,它首先是一种寻求更好的大学逻辑教学方式的努力。进而,非形式逻辑学者们逐渐开始触及和探讨越来越多的理论议题,即发展不依赖于形式逻辑的关于论证以及好论证的理解方式。在1998年世界哲学大会上,布莱尔和我阐释了非形式逻辑为哲学所带来的理论后果,其中一点我们称之为“演绎主义的终结”。那时我们并未给出演绎主义的定义,而只是把它等同于麦金泰尔的那个精炼的说法:“任何推理,不是演绎的,就是有缺陷的。”但现在看来,我们在当时就作出“演绎主义的终结”这一论断,显然是有点为时过早了。因为演绎主义似乎至今都还很有生命力,甚至在那些倾向于非形式逻辑的学者那里它也能得到支持:恩尼斯长期以来都辩护演绎主义是一种论证重构策略,格罗尔克更是致力于辩护它是一种论证评价理论。在本文中我将论证,非形式逻辑最好被理解为一种不诉诸于演绎技巧和演绎规范的逻辑研究。当我们意识到演绎和演绎主义已经如何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哲学发展史中,并且牢牢地控制了我们关于逻辑研究的理解,我们就能明白非形式逻辑这一理论努力是多么的困难和重要。我将首先澄清“演绎主义”的意思,然后再分别考察那些赞成和反对演绎主义的论证,最后,我将表明非形式逻辑是从演绎主义中挽救逻辑的理论尝试。  相似文献   
202.
本文以大量史实对清代著名画家改琦的家世进行了考证,从而对过去零星又简易的介绍提升为系统而完整的历史描述,由此确定了改琦家族从阿拉伯到中国江南地区的迁徙历程。通过对改琦绘画、书法和诗词的剖析进而探讨了改琦作为一位艺术家在信仰方面的综合主义现象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作用。文章最后指出:正是各大文明和思想传统的内核具有类同性使得改琦在精神文化上并蓄兼收、融会贯通而对富有包容性的中华文明的艺术作出了伟大贡献,从此名列为中国古代著名画家。  相似文献   
203.
In recent 50 years,the debate between mathematical realism and anti-realism has been dominating the mainstream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 Penelope Maddy proposed a naturalistic set theoretic realism in 1990. This project brings the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 a new research idea,that is,philosophy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mathematical practice. This article will critically analyze Maddy's naturalistic set theoretic realism on the basis of research paradigm background belief....  相似文献   
204.
在癌症化疗患者的整体护理中,护患沟通较之躯体护理更具挑战性,表现为沟通难做、效果难评、学生难带、绩效难考。作者尝试一种模式,把护患沟通的各环节工作流程化、任务表格化,即首先按精心设计的流程及内容完成针对性调查,找出影响与患者沟通的有关因素及患者最为关注的问题,针对性地运用各种沟通技巧逐一沟通,实现护患沟通的个体化和差异化,同时使护患沟通环节工作有模式、效果有评价、教学有路径、考核有标准。  相似文献   
205.
为建构区别于自由主义的自由概念,佩迪特主张用无支配自由观取代伯林式的无干涉自由观.这种自由观在将"无支配的干涉"纳入自由的范围的同时,将"无干涉的支配"排除在自由之外,认为国家非专断、非任意的干涉无害于自由,国家应积极作为以消除各种支配性因素的存在,从而改变了国家的"守夜人"形象,确立了积极国家的合理性.佩迪特反对自由主义者提出的自由并不预设任何政体形式的主张,认为无支配自由与现代民主之间存在逻辑上的内在关联,而论辩式民主就是其中可供选择的制度形式.  相似文献   
206.
在利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围手术期,应用整体护理途径与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对照研究,发现整体护理途径能显著减少住院、手术等待时间,降低卧床并发症。在股骨颈骨折的围手术期应用整体护理途径这一治疗策略体现了哲学之事物的整体辩证观、发展观、因果论。  相似文献   
207.
曾繁仁先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美学研究,视角遍及美学领域的各个角落,尤其是在美学基础理论、西方美学史、审美教育、文艺美学和生态美学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曾繁仁先生在国内美育理论研究方面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从学科建设的意义上讲,曾繁仁是中国文艺美学的开创者;对生态美学的理论建构则是其力求使中国美学走出困境、求得突破,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美学理论新体系的有益尝试。曾繁仁先生的学术研究体现了深厚的人文蕴涵和独特的诗性魅力,他致力于在审美批判中实现审美救赎,以人审美地生活、诗意地栖居作为学术研究的最终目的,达到了极高的治学境界。在多年的美学探索中,曾繁仁先生形成了严谨不苟与纵横捭阖、哲学思索与现实关怀、学理探究与实践追求、历史反思和与时俱进相结合的治学风格。曾繁仁先生成一家之言,在中国美学界树起了一面新的旗帜。  相似文献   
208.
高师素描教学长期背离培养学生造型能力之目标,在教与学两方都存在着问题,教师过多地注重技巧训练和写生,学生作画时很难有感情投入。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入课堂,然后在坚守四个原则(概念、形体意识、观察与选择、整体意识)的基础上适当放开教学。  相似文献   
209.
景观设计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西方近现代景观作为生态景观的开端和代表,深受生态伦理思想的影响。从自然的诗意表达,到景观设计科技时代的来临,再到20世纪60年代后城市的诗意进化,西方景观设计的发展过程给予了中国生态景观许多诗意的启迪。  相似文献   
210.
农村为艺术提供了更多的表达途径,而且艺术改造着农民的精神结构。因此,不能局限于纯艺术纯粹的乌托邦式的精神追逐与探索,而无视农村社会和有血有肉的农村文化生态。在农村人工环境中最具审美价值和研究意义的是建筑师、艺术家、规划师的实践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