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郭沂 《管子学刊》2014,(4):98-113
本竹书并见于郭店楚墓竹简和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分别被命名为《性自命出》和《性情论》,是一部失传两千余年的重要先秦文献,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本文依据郭店、上博二本,在广泛吸收学术界有关成果的基础上,按照文义并参之以上博本的墨节,将全篇分为上篇十一章、下篇七章,进而对全文进行了认真的校订、注释与译述,并对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判断和见解。  相似文献   
62.
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构建人性化医疗的基础,面对当今医患关系紧张的困境,探索如何应对困境中的医患关系迫在眉睫.共情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阐述了人际互动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一种站在对方立场上的思考方式.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存在共情缺陷,如易产生共情疲劳、缺乏倾听、缺少尊重等,通过心理学干预技术提高其临床共情能力有利于减少共情缺陷、避免医疗纠纷、协调医患关系.良好的共情能力有助于推进新的合作型医患关系的建设,尤其适合于临床一线的医务工作者.  相似文献   
63.
2000年以后的一些文学作品中,个体在家庭中的生存呈现出种种困境,而对理想的追寻的书写在其中更是举步维艰。个体以不同的姿态面对种种困局:或是沉溺于身体欲望的放纵却不能摆脱内心的道德拷问,或是在家庭生活中感到虚无、苦闷,渴望突破,或是在疏离的家庭困境中寻找着善与美的生活。尽管身处困境,个体仍然拒绝在平庸的生活中放弃挣脱困境的努力,他们追寻人格的独立与自由,守护人性的美好,在生存的道路上留下理想者的身影。  相似文献   
64.
塔斯基首先提出关于真之定义的T模式即:"p"是真的,当且仅当,p。随后他又用X取代T模式中的"p",并且用"满足"来定义"真"。本文一方面根据"内容恰当性"要求,提出另一种模式T′即:"p"是真的,当且仅当,p是存在的;用以补充T模式,并完善塔斯基的语言层次论。另一方面根据"形式正确性"要求,指出塔斯基对T模式的这两项修改都是多余的。  相似文献   
65.
正作为英勇的革命者和卓越的哲学家,罗莎·卢森堡这位令人尊敬的伟大女性已经离开我们整整95年了。在近一个世纪的岁月长河中,她的名字和思想并没有随历史的风尘消逝,而是多次被人们提起。每当世界历史进入转折时期,人们就会返回罗莎·卢森堡生平中所展开的理论论战,并从其思想中所包含的那些超越时代的内容里找到思考当代问题的重要启示。2014年,罗莎·卢森堡思想研究又迎来了这样一个历史时刻。7月1—5日,十余位来自中国、德国和美国的专家,以及百余位来  相似文献   
66.
本文从创造论和人对美的追求的角度探讨了《马太福音》6章25-34节的美学意义,认为人作为上帝的创造物之一也必定与其它的受造物有着共通的一面,人可以从耶稣所指出的创造物之"美"中,找到对自己的意义和启示。即从"飞鸟"与"百合"所揭示的本性之生命美,来联系人在生活中所应当持有的追求目标和次序,从而展现属于自己的生命之美。  相似文献   
67.
死亡想法凸显会抑制个体的自我加工,而生存启动是否会对自我加工产生相似或是不同的影响尚不可知。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以人格特质词自我判断任务为研究范式,探究死亡和生存启动对自我参照加工的影响。结果发现死亡启动时,自我加工所诱发的后期正成分(LPC)显著小于褒贬加工;生存启动时,自我加工的LPC成分显著大于褒贬加工。即死亡想法抑制自我加工,而生存想法促进自我加工。  相似文献   
68.
二、佛教哲学、文化艺术、制度信仰等研究 1.佛教哲学研究 40年来,研究佛教哲学的论文和著作很多,其中不乏具有原创性质的成果,比如赖永海的《中国佛性论》。在进入本世纪以后出版的佛教哲学著作中,有两部著作具有代表性。其一,方立天的《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相似文献   
69.
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代表了苏格兰启蒙运动时期英国道德情感哲学的理论高峰,然而,这种道德哲学却蕴含着一种可以被称为"游叙弗伦困境"的内在理论缺陷。分析"游叙弗伦困境"的表现形式、内在根源及其理论后果,探析斯密道德哲学具有的内在缺陷,客观评价包括《国富论》在内的斯密全部学说以及由斯密所代表的苏格兰启蒙学派,可以为当代道德理论和经济学理论提供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70.
对于德性论的研究,在中西伦理学研究中都是一个热点问题,但这一流派的主旨意趣、根本特征、逻辑框架、呈现形态如何,对之却仍然缺少一个全局的把握,德性伦理的类型学(taxonomy)与方法论研究就很有必要。本文试图为此做一点准备工作,分析了当代西方德性论主要是在21世纪的新进展,提出这一流派呈现出多元、丰富的研究局面,在研究主题上不断深化,范围不断向政治哲学与应用伦理学拓展,形成了新亚里士多德主义、斯多亚主义、情感主义、尼采主义等理论模式,围绕德性自足性、德性与规范、德性与知识、德性与情境之间的关系展开了充分讨论。当代德性论所呈现的多元局面,根本上植根于人性以及人类生活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