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192.
临床肿瘤治疗决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虽表现为局部的肿块,但其实质是全身免疫功能受损导致某些组织失去控制的异常生长,机体内部由于肿瘤的生长而发生了许多改变。肿瘤治疗的目的在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即与疾病共生存。肿瘤并发症的治疗和术后肿瘤复发或再生的预防在改善生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严格的技术准入和规范化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3.
鲁迅曾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叔本华指出:"无论是从效果巨大的方面看或者是从写作的困难这方面看,悲剧都要算作文艺的最高峰.[1]朱光潜也说过:"如果美学理论忽略了历来正当地受到尊重的悲剧这种艺术形式,就够不上称为美学.[2]  相似文献   
194.
本期集中刊发了一批关于我国传统设计艺术与今天借鉴传统而创新的论文。全球对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也唤起了我国艺术界对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创造的重新审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只有创新才是最好的继承。也许本栏目可以助您思考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5.
浅析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席勒的审美教育理论作了一次新的解读,对审美教育作了辨正,并发掘席勒审美教育理论中所蕴含的审美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审美教育是"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是"培养我们(作为具体个体)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的教育.审美教育通过文化教养,充分而又全面地发展人的感性和理性,使人的理性与感性.思想与情感、理智与身体得到有效协调,使社会文明、文化的符号概念(语言文学、雕塑、绘画、音乐、舞蹈等等)与"这一个"人的现实生存状况建立具体切实的联系,并将这一文明、文化有机地内化到具体"这一个"人的精神意识里.  相似文献   
196.
古老的华夏文明,历史源远流长,内蕴博大精深.道教文化因其特有的思想性和民族性,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特有载体.道教的思想及思维方式,更是中国传统哲学形成发展的精神源泉.在日新月异的当代社会,与时俱进的现代道教以其浓郁的文化氛围和圆满的生存智慧,不断完善自我演进和传播,展示着中华民族对自然的理解和诠释,倡导对完美生活的无限向往和不断追求.  相似文献   
197.
本文回顾了哲学家胡塞尔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概述了现象学运动的过去、现在和存在的问题。胡塞尔对20世纪乃至21世纪哲学的影响是潜在的、深刻的、持续的。他详尽地论述了哲学的核心主题领域,并且行使了一个倡议者、鼓舞者和思想先驱者的职能。胡塞尔的著作乃是关于现象学的"发展文献",他的著作既不是封闭的,也不是完成的。胡塞尔的思想是一种崭新的思想,这意味着理解,即理解一个新的世界。  相似文献   
198.
张怡怀 《世界哲学》2022,(5):119-131
胡塞尔基于先验立场将经验的人类学排除在现象学研究的理论谱系之外,然而晚年却返回人类学的问题域重新展开对“人”的反思,并由此自称为“面向现象学人类学”。本文试图表明,与经验人类学不同,奠基于先验人格的世界构造和交互意向关联的现象学人类学则是一门在人与人及世界的关系中被先验构建的普遍人类学。胡塞尔在保证这门人类学先验性的同时,也对其进行实践定向并在时空交汇的世间领域中勾勒出一幅交互依存与无限生成的人类图景。据此,作为一种“先验经验论”的现象学人类学达成了对先验与经验的辩证综合,它不仅是胡塞尔对人之本质与实存进行思考的重要理论贡献,还是先验哲学在面对人的实事时自身的实践诉求。  相似文献   
199.
在《自我的超越性》和《存在与虚无》中萨特提出了纯粹反思概念,它指的是反思性意识以一种非认识性的方式揭示出被反思意识的本来面貌,从而保证反思(较之于外感知而言)所独有的自明性特征。在现象学视域下,萨特试图借此回答先验意识如何显示出来或现象学还原如何可能的问题。纯粹反思的现实表现是人们对自身意识行为的直观性确证(如我读、我感知等)和日常生活中的焦虑体验。与胡塞尔不同的是,萨特认为还原并不是只有现象学家才会进行的、高度技术化的操作,而是由先验意识的结构所决定的、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一种生存体验。  相似文献   
200.
“面向事物本身”不仅是现象学的主要精神 ,而且也是庄子哲学的主要精神。“面向事物本身”要求我们直接诉诸于经验事物 ,庄子哲学则要求我们“六合之外 ,圣人存而不论” ;“面向事物本身”要求我们对“自然观点”进行悬置 ,庄子哲学则要求我们对“成心”予以去蔽 ;“面向事物本身”导致了物我的合一 ,庄子哲学则推出了天人不相胜的理论 ;“面向事物本身”提出了内在于人的经验中的超越 ,庄子哲学则从人的现实生命活动中揭示出了宇宙造化的自由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