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6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建设性后现代视野中的科学与信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所面临的生态恶化、精神危机等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使科学与宗教、科学与信仰的关系问题凸显出来,它不仅成为当代理论研究的重要学术领域,而且成为当下实践努力要解决的一个课题。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把理性作为生活艺术的自律,以彰显意义、价值和坚定人类信仰为旨趣,借助于现代性批判以及弘扬传统文化的世俗化,倡导建设性后现代世界观、理论范式和生活态度,在过程思维下从哲学、神学、伦理学等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了科学、宗教与信仰问题。  相似文献   
142.
分析冠脉支架术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情况的影响并探讨相应策略。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调查2007年6月-2010年9月在我院行冠脉支架术患者768例,应用Zung焦虑、SAS、SDS自评表及SF-36生活质量问卷等方法采集相关资料,200名健康人为对照1组、未行支架置入的冠心病患者为对照2组,数据行统计学分析。支架植入患者...  相似文献   
143.
古希腊的哲学家、美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句千古名言:"认识你自己".其实人类一直都在不断地寻求对自己的认识,在不断地审视、叩问自己的生命,生存状况.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人类文化哲学引论>中说:"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恰恰就存在于这种审视中".另一位德国哲人兰德曼在他的<哲学人类学>一书中认为;人与动物不同在于动物是以"完成品"面貌来到世界的,而人只是一个"未完成体"即"半成品".他说:"自然只使人走完了一半另外的一半尚待人自己去完成".这就是说大自然只给了人的肉体驱壳,至于人的智慧、素养人的事业.道路、价值.全靠人在几十年的生命活动中去开创、塑造.每个人的人生历史就是这么一部完成或者说谱写"另外的一半尚待人自己去完成"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4.
陈强 《应用心理学》2011,17(2):145-152
采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技术探讨了708名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学生的家庭功能、生存质量和社会责任心的差异及其关系。结果发现:(1)普通高中学生的家庭功能、生存质量和社会责任心均显著优于职业高中学生;(2)普高、职高学生的家庭功能和生存质量对其社会责任心的预测效应不尽一致,普高学生社会责任心受家庭功能亲密度和适应性两维度及生存质量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两维度的复合影响,而职高学生社会责任心主要受家庭功能亲密度及生存质量的社会功能维度的影响;(3)普高学生的家庭功能通过中介变量生存质量间接影响社会责任心,而职高学生的家庭功能直接影响社会责任心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5.
由真福八端起头的山中圣训,首先讲给耶稣的追随者即门徒们听,关于这点,我们已由玛窦交待出来的场景(参6:1)弄清了。在真福八端后,我们一再读到你们,这你们指那些门徒无疑,记住这点对理解山中圣训甚为要紧。由此可见,山中圣训是耶稣对门徒团体的训导,也是对继承门徒团体  相似文献   
146.
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即使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且能得心应手地控制自己的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不可能没有丝毫的情绪波动、思想变化及不规范的言行或某些方面的失误。因此,人都需要不断地反省自己、检查自己,并及时加以纠正,如此才能常常保持心灵的纯洁和思言行为的圣善。就像天天洗脸一样,反省、纠正自己也该坚持不懈、常常进行,犹如古圣孔夫子所言:吾日三省吾  相似文献   
147.
实践理由是由心理状态还是心理状态所回应的事实(即所谓的成善属性)所提供的,这个争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给出理由的日常实践的含混所造成的。亚里士多德与康德的行动论说则向我们表明,这种含混是忽略了理由在本质上具有自反结构,也就是说,它不仅仅是对于成善属性的回应,同时还意识到对于这种成善属性的回应是恰当的。一旦把提了理由的这两个特征,我们就可以区分行为与行动,后者是为了某个目而实施某个行为,既包合行为,也包含目的。由此,选择的对象与道德价值的承担者均应是行动,而不是行为。不仅如此。理由与行动相关的方式与目的和行为相关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行动的实践理由不是外在于、后于或分离于行动的因素,理由的描述与行动的说明是同一回事。  相似文献   
148.
在可能世界语义中,如果根据是否含有模态算子而将一个点上为真的公式分为两类,那么可以认为不含模态算子的公式描述的是当前点的信息,其它公式描述的是其它点的信息,以及当前点与其它点的关系。通过对不同点上命题真值指派的比较,我们可以在可能世界语义模型上定义出一种状态相似性。本文构造了三类刻画状态相似性的模型,并给出了分别刻画其中两类模型的完全的系统。本文最后讨论这些模型在时态逻辑和信念逻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9.
生物进化体现了生物世界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普遍现象,整个进化史可以人类社会出现的界划发为自然状态的进化和人类智慧,意志指导下逐渐展开的人工进化或自由进化,人类的进步必须要和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科学必将吸取系统论,理性论和人文精神而成为人类迈向自由地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50.
诗意栖居的核心内涵是人对诗性生存的追求,即人努力超越现实生存的不足而实现一种诗意的生存,实现对爱、对美、对自由等目标的追求。对诗意栖居的追求贯穿于西方艺术文化发展的始终。当今中国有不少艺术文化作品片面追求现实生存和现实功利,忘情于平庸、欲望而放逐生命的诗性。这样的艺术文化有悖于艺术的存在意义,无法实现人的完满与自由,悖离了人类追求诗性生存的高贵本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