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1篇
  3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1.
美国诠释学家、文艺理论批评家赫施是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重要的批评者之一。与伽达默尔把理解和解释的正确性闲置一旁,专注于阐明理解和解释如何发生的本体论诠释学取向的不同,赫施力图捍卫理解和解释的客观性立场,主张理解和解释是有限制的,其目标在于揭示和阐述文本的含义(以语言符号表达的作者意图),但他同时主张一种自由的批评,以沟通文本含义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并彰显文本的意义。在赫施对方法论诠释学的重构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试图超越诠释学中的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作者中心论和读者中心论二元对立的努力。  相似文献   
212.
中国传统哲学是在经典的诠释中发展的,<周易>诠释学的转变直接促成了北宋理学的发生发展.中国古代的经典诠释学的结构可以分为经典的诠释对象、经典诠释的主体和经典诠释三方面,而经典的诠释又可以分析为诠释模式、诠释内涵和诠释风格.对于北朱理学的易学诠释来说,其话语系统是重视义理,其内在理路是坚持"体用一源"的本体与现象的圆融,同时又开出独具特色的修养论与功夫论,其诠释内涵则坚持天道性命的贯通,而赋予本体以价值意义.北宋理学家正是由易学诠释学,从玄学中转出来,而能与佛、道抗衡.理学家对<周易>的解释也解决了会通<孟子>与<中庸>、<易传>的问题.  相似文献   
213.
栾墨  吴霜  李虹 《心理学报》2020,52(10):1178-1188
该研究探讨了预期交流对创造力的影响,以及解释水平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实验1采用结构性想象任务探讨预期交流是否影响创造力。结果表明,相较于没有预期交流,预期交流条件下的个体表现出更高的创造力。实验2采取了创意产生任务,并探讨了解释水平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当完成抽象的、高解释水平任务时,相较于无预期交流,预期交流条件下个体在新奇性和变通性两个维度上表现出了更高的创造力;当完成具体的、低解释水平任务时,预期交流的效应不复存在。也就是说,只有当创造力任务要求高解释水平的抽象思维时,预期交流才能促进创造力的发挥。总结而言,本研究在过往对于交流与创造力以及解释水平与创造力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发现,对于抽象创造力任务,虽然真正的信息交流尚未发生,但仅仅对于交流的预期就会提高创造力水平。  相似文献   
214.
在情境中使用的否定,是相干否定;在世界中使用的否定,是经典否定。我首先给定了两个逻辑,一个是信息的基础相干逻辑L_1,另一个是与L_1联系紧密的逻辑系L_2。其中,L_2被同时包含世界和情境两者的类模型所刻画。当我们只考虑某个L_2模型中包含情境的部分(连同可达关系,不相容关系,以及可分辨情境的集合)时,我们将得到一个L_1的模型结构。在给定了一些关联L_1的模型结构与可能世界的直觉条件后,我们得到了一类特殊的模型——被这类模型刻画的逻辑可以合理地将相干否定与经典否定关联,并且允许我们认为此二者是相容的。在这篇文章中,我首先给定了一个简单的信息逻辑——一个非常弱的相干逻辑。然后,我尝试对其中的命题联结词的真值条件使用经典的处理。以上处理我分两步完成。首先,使用Routley-Meyer的语义以及相关的信息解释。然后,我给出了另一个能够整合环境(或情境)与可能世界之间关系的逻辑。这一关系,可以理解为信息与真之间的形而上的关联。在文章的最后,我将指出在在相干逻辑中整合经典否定的好处。  相似文献   
215.
郦全民 《哲学研究》2012,(9):95-103,128
当代心智哲学和认知科学中,意向性是颇受关注且又不断引发争论的中心概念之一。直观上,意向性系指心智状态或过程具有的"关于性",即心智的内容是关于或表征某种东西的。许多哲学家认为,意向性是大多数(甚至所有)心智状态的标志。倘若意向性确是一种真实的现象,则以理解心智现象为己任的认知科学,就有责任用科学上合适的方式来解释心智状态的这一特质。  相似文献   
216.
样例和问题的联结方式对迁移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邢强  莫雷 《应用心理学》2003,9(3):31-35,45
研究了样例和问题的联结方式对学习迁移的影响。实验 1探讨了渐减提示法对学习迁移的作用 ;实验 2进一步检验了渐减提示法对诱发学习者进行自我解释的作用 ;实验 3探讨了“渐减提示 +子目标”这种联结样例和问题的方式对迁移的效果。进行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 :渐减提示法是动态的联结样例和问题解决的有效形式 ,符合认知技能获得的四阶段模型和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要求 ;渐减提示法有助于促进学习者对样例问题进行高质量的自我解释和产生心理预期 ;用“渐减提示 +子目标引导”来联结样例和问题有助于减轻认知负荷 ,有助于产生高质量的自我解释 ,对原理图式的获得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17.
习得无助感理论发展研究的简评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刘志军  钟毅平 《心理科学》2003,26(2):374-375
习得无助感 (learnedhelplessness)是近年来西方动机研究中的一个焦点 ,它指有机体经历了某种学习后 ,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的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自六十年代Seligman提出后就引起了许多心理学家的关注 ,并在多个领域开展了研究。1 以控制性为基础的早期理论在Seligman提出“习得无助感”之前 ,已有心理学家发现了这种特殊的心理现象 ,并把这种现象当作一种烦恼或动物病理看待。它的提出源于Seligman&Maier(1967)对狗的实验 ,后来在其他动物和人类身上也发现了这种现象 ,发现了…  相似文献   
218.
哲学本质上就是诠释学。对概念的理解与解释,构成了哲学工作的核心。作为一个哲学概念,interpretation通常与诠释学关联在一起,有时甚至就被看作诠释学的同义词。然而,在哲学文献中,这个词往往是不同语词的翻译,比如hermeneutics、Interpretation、Auffassung或Auslegung。虽然作为翻译的结果,这些词都有一个统一的形式interpretation,但其意义或用法不尽相同,甚至完全对立。从诠释学的视角对interpretation这一术语的考察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维特根斯坦意义理论的呼应和补充:语词的意义不仅在于其用法,也在于对其用法的理解与解释。  相似文献   
219.
严锡禹 《天风》2016,(9):26-27
汪维藩老师在《中国神学及其文化渊源》一书中,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刚健自强、生生不已的思想引入中国神学,提出了“生生神学”的主张.在论证这一观点时,汪老师引用了蒙古人的长生天信仰,并给出了自己的解释.长生天“就其静态来说,是一位‘永存的上帝’ (An Everlasting God);就其动态来说,是一位‘永远创生的上帝’ (An Ever-generating God)”(汪维藩,《中国神学及其文化渊源》,金陵协和神学院,1997年6月版,第15页).  相似文献   
220.
旨在从实证角度对中小学生数学学习粗心现象与注意能力的关系进行探讨,并据此进行干预训练.研究一通过SART任务和Flanker任务,考察了粗心型和细心型学生在持续性注意和选择性注意方面的差异.研究二通过对粗心型学生进行自我解释训练,探讨该方法在矫正粗心现象中的实际效用.结果显示:(1)细心型学生在选择性注意上显著优于粗心型学生,但在持续性注意方面并无显著差异;(2)自我解释训练对于克服数学学习中的粗心现象具有一定效果,但与传统方法相比并无显著优势.这表明,难以抑制无关刺激的干扰是导致粗心的重要原因,短期的自我解释训练并不能显著提高粗心型学生的数学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