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镂空的美丽     
窗花之所以美丽,是因为那些镂空的痕迹,底色更能突出主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愤怒     
老师教学生什么是愤怒。“愤怒由火元素构成,”他告诉学生们,“它烧毁我们赖以为生的生命力,破坏体内的化学平衡,使人健忘。它使你的记忆衰退,眼睛发红,最终完全瞎掉。如果你想拥有智慧,一定要远离愤怒。”他停顿了一下,“今天就讲到这里,把刚才讲的内容记下来,明天上课时每人背诵一遍。”  相似文献   
13.
学诚 《法音》2011,(10)
(2011年9月18日)今天,各界朋友齐聚一堂,共同庆祝方立天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从教五十周年。方立天教授是享誉海内外的佛教史学家、哲学史学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学术成就,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出  相似文献   
14.
袁世国 《天风》2004,(11):34-36
我们来到上帝面前祷告,因为我们在生命和生活中遇到了自己难以或者无法解决的问题。用祷告作为如愿以偿的方式是十分错误的,却是我们常常在祷告生活中运用自如的。还有的时候,我们常常用祷告的技巧来改变上帝的旨意,这是十分危险的。我们的祷告是与上帝亲切的对话,从而在上帝的里面寻求人生的答案和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谈谈做礼拜     
郇容 《天风》1995,(1):36-36
“做礼拜”是信徒惯用的口头语。“礼拜”一词,同时也为外界人士所取用,如厂礼拜,大礼拜等。不过我们所说的礼拜与他们所说的涵义截然不同,我们是专指敬拜真神而言。这一词在和合本圣经中,除译为礼拜外,还有译为敬拜的,也有单译一个拜字的;在英文圣经中则一律用worship一字,笔者认为译作敬拜好。 一般教会做礼拜的仪式。  相似文献   
16.
《新人间美学》强调的不是个人,而是人间;不是情感,而是新人类与大人格;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艺术,而是与大生命互补互动的大艺术。这种大艺术的无限时空和无限对象,就是由天、地、人建构的大生命或曰大生命网本身。  相似文献   
17.
无人播种,或许它只是一个弃儿。秋风瑟瑟,我心疼它一天天枯萎。但在这之前,很多时候,它令我驻足,令我感动:感慨一株植物也有追求生命长度的那份执著。它,是墙角的一株番茄,一株不经意间也会诠释生命意义的植物。过去,它只是一粒来历不明的种子。不知是随风飘来,或是鸟口中无意唾落,亦或被人们无意遗弃。不知道耐过多少时日,它孤独地蹲守在墙角,默默无闻,静静地等待。阴冷的墙角感受不到阳  相似文献   
18.
舍己救婴孩     
冯一中 《天风》1997,(8):38-38
今年5月中旬的一天,一位从江西来邵武打工的姜美旺才出生8个月的男婴姜过江因患小肠疝气,肠子绞在一起,婴孩已不省人事,双目垂闭,生命危在旦夕。这时婴孩的父母,在家里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孩子的母亲放声大哭。哭声惊动了住在附近的几位基督徒,首先是房东游彩风姊妹,她对孩子父母说:“赶快送医院抢救。”孩子的父母哭着说:“  相似文献   
19.
“精神生产”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概念,“精神性”和“生产性”是它的两个重要特征。在马克思的哲学视野中,“精神生产”的精神性和生产性都蕴含在实践概念中,“精神生产”作为人类特有的感性活动,它建立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之上并随着社会分工的推进而不断深入,最终指向“自由自觉活动”的人类实践目标。在经济学视野中,马克思将“精神生产”置于生产主义批判的语境内,“生产性”体现为资本主义的增殖性特征,从而使得“精神性”价值沦为生产主义的外在表现。20世纪中后期以来,“精神生产”的研究范围不断拓宽,非物质劳动和文化逻辑等理论开启了研究当代社会中精神性渗透和生产性弥漫等特征的新方式,由此产生了关于新型生产劳动者变革的“生命政治学”趋向,为此人们应当审慎对待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