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世界上的人,可以大抵分为两类:一是乐观者,一是悲观者。乐观与悲观,只一字之差,反映出人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截然不同,当遇到挫折或灾病时,处理结果也完全两样,因而也就会有两种不同的生命质量。悲观是瘟疫,乐观是甘霖;悲观是一种毁灭,乐观是一种拯救。悲观使生命的原野肃杀,乐观使生命的原野葱绿。悲观,是因为短视和看不清事物的本质;乐观,是因为卓识和对事物的深入了解。一根甘蔗拿在手里,乐观者先从梢部吃起,越  相似文献   
72.
如果要选出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字,你会有什么选择?有人选"美貌",有人选"财富",有人选"健康",也有人选"生命"和"自由",一个幸福的女人说是"老公"。生活中最重要的,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两个字,难道不是"时间"吗?  相似文献   
73.
世界就是一道楼梯,有人上也有人下。向上走的人昂首挺胸,满腹兴致;向下走的人,心灰意懒,精神萎靡。太多的人总喜欢向上走,而不喜欢向下走。他们不知道,生命的波段哪能永远直线向上,登顶之后,不妨走下山来,再攀另一座陡峭的高峰。看看那些田野里的麦浪,听听那些大海边的波涛,有的在浪尖,"啪"一个浪下去,又入了漩涡,生命就需要这样,有浪尖和漩涡才汹涌澎湃,否则就是一潭死水了。生活是十八只吊桶打水,我们很难管控其上下。水喝完了,总还是要下桶的,否则,人人岂不都守着井栏渴得冒烟。太多的人不知道,向上提水是解渴,向下落桶  相似文献   
74.
陈驯 《中国宗教》2012,(8):33-35
当社会学、生态学、人类学等学科被有效地利用和吸收进神学时,基督教就会对社会产生实质的正面影响力。从字根上来说,"神学"(theologia)即"神"(theos)加上"学"(logos),即theo-logos,意为"言说上帝"。  相似文献   
75.
陈瑛 《道德与文明》2012,(5):152-153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取得节节胜利,全国人民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际,我们也迎来了《道德与文明》创刊30周年纪念日。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确有其必然。我国伦理学事业的发展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欣欣向荣的大好形势下成就的,而我国伦理学事业的发  相似文献   
76.
幸福是什么?不论是强调外在的富足,还是突出内在的自足,归根究底是对生存状态、生活质量和生命品质的肯定。就此而言,我们可以从生命的三维性来完整地把握和理解幸福:生命  相似文献   
77.
为了深入学习和掌握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上海社联学术活动月"系列活动之一,上海市伦理学会举办了"文化发展与道德建设"学术年会.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教授、学者和研究生共一百余人参加了会议.上海市伦理学会会长朱贻庭和上海市伦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中之主持了会议.与会专家学者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现实,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文化发展与道德建设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78.
由中国伦理学会和韩国伦理学会共同主办的"第20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于2012年4月23日至25日在韩国学中央研究院召开,近百位中外学者参加了会议. 一、从理论视角看现代社会的伦理问题 (一)关于现代社会的特征 中国社会科学院孙春晨指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消费主义.通过符号消费,消费主义强化了身份伦理,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中国政法大学赵庆杰指出,现代性社会以世界祛魅、个人主义、价值多元、未来主义为主要特征.同济大学邵龙宝指出,当下中国社会的价值困惑主要表现为知识观的分裂、荣辱观的倒错和成功观的迷惘.  相似文献   
79.
中国社会市场经济改革开放至今,变化巨大,但也在发展中出现了诸多社会道德问题,有些问题已相当严重.如何评估当前的道德状况?造成社会道德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如何根治或如何重建?带着这些社会上下都广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基地于2011年12月17日至18日组织召开了"当前中国社会道德问题与道德重建"专项研讨会.本次会议邀请的学者覆盖伦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专业领域,周孝正、竹立家、刘光明、杨义芹、张海涛、张傅等一批在各个专业领域各有建树的学者参加了会议,伦理学基地的葛晨虹、龚群、肖群忠、李茂森、曹刚、郭清香、杨伟清、张霄等研究员,部分杂志和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也都参加了会议.会议旨在汇聚各方相关专家,切实"会诊"社会道德问题,集思广益,诊断病根,开出具有建设性的社会道德问题治理"药方".会议讨论热烈而深入,主要围绕下述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  相似文献   
80.
《道德与文明》2012,(1):161
《道德与文明》是由中国伦理学会与天津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伦理学专业理论期刊,是国内最早的伦理学专业期刊。2012年秋适逢《道德与文明》创刊30周年,三十而立,经过30年的发展,她已经成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