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宽容     
在菲律宾的丘陵山地中,生长着一种能翩翩起舞的植物,人们叫它“风流草”。  相似文献   
162.
魏士玲 《天风》2004,(1):53-53
生命的春天是我认识了神。就如涓涓细流,冲淡我思想中那些不开心的回忆,抚平我心灵上的伤口;更如一股暖 流,驱散我心中的丝丝寒意,融化我心中的层层冰封。  相似文献   
163.
还魄草     
北方山区的峭壁上,石头棱角锐如刀尖,石头上没有土壤,没有水分,所以,连生命力最顽强的青苔也望而却步。但是,有一种叫作再生草的草本蕨类植物,却偏偏立足于这生命的禁区,成为人间绝景。  相似文献   
164.
天趣:中国盆景艺术的审美理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盆景艺术以追求"天趣"为最高审美理想.本文讨论几个与盆景"天趣"相关的理论问题:第一,盆景艺术的形成与"观生意"的哲学密切相关;第二,盆景艺术的以小见大,小不是对大的概括,盆景不是微缩景观;第三,古拙是中国盆景的基本美学风格,它所反映的不是病态的审美趣味,而是崇尚生命的哲学精神;第四,盆景的捆缚扭曲虽然有伤物性,但其总体旨趣则是为了巧夺天工,遵循的是崇尚自然而不是割裂自然的思想;第五,中国盆景艺术的魅力来自于境界的创造,而不是简单的形式美感.  相似文献   
165.
生命琐语     
生命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成长。它如一张弓,弓弦是梦想;它如一口井,能量就是井里的水;它如一座迷宫,总是让人尚未摸到窍门就转错了弯;它如一次旅行,是由一分一秒和一厘一米所组成的。所以,不要负担过重,不能在旅途中给你带来快乐的东西不要装进旅行包里。  相似文献   
166.
关于一个人生命的诞生,生命学家曾经讲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你知道自己作为一个人,来到世上的几率是多少吗?设想大地被波涛汹涌的洪水所覆盖,有人将一副穿有一个洞孔的牛轭(套在牛脖子上拉东西的器具)抛入洪流之中。牛轭随波四处漂流。再假设每一百年中,有一只瞎了眼的海龟将浮出水面一次,想一想:这只每隔百年才浮出水面一次的海龟的头部,正  相似文献   
167.
受卫生部科教司委托,由中华医学会和卫生部伦理委员会共同筹办的“器官移植伦理准则研讨会”,于2006年10月9日在北京中华医学会五楼会议室举行,包括伦理学、器官移植、卫生管理方面的20多名专家,对此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8.
美国学者托马斯·内格尔曾在他的《人的问题》这本书中根据生物学和伦理学的不同学科性质和发展进程指出伦理学和生物学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不能用生物学代替伦理学或用生物学的观点去分析伦理问题,在此基础上他得出一个响亮的结论:"伦理学不需要生物学"。[1](P154)在这里我们借用这种说法,来阐明从生物学的观点或人的生物性来认识包括道德责任在内的伦理问题的合理性限度。从生物学出发解释道德问题势必会造成"是"对"应当"的僭越、"自然"对"意义"的遮蔽和"物"对"人"的消解。  相似文献   
169.
对联     
辞旧岁感神恩人人共庆  相似文献   
170.
王从友 《天风》2011,(10):66+49-51
8月27日下午,在常熟天铭国际大酒店举行的"张信哲‘我看见’世界巡回演唱会常熟站新闻发布会"后,张信哲接受了本刊特派记者的独家专访。在宽大舒适的采访客厅里,当张信哲知道大陆教会有一本公开发行的基督教杂志时,兴致勃勃地翻阅了一番,并表示很高兴接受《天风》杂志的采访。在采访中,身穿白色长袖T恤,外套深色马甲的情歌王子热情而又健谈,让我连约定的时间悄然过去也没有留意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