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5 毫秒
131.
卫生改革的重点必须放在政府部门;公共卫生,预防与初级医疗保健是人类生存的需要,带有鲜明的公益性和福利性。应由政府投资为主筹集资源,以国家投资为主体负担费用,这个层次的卫生服务产品,属非商品经济部分,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不能引进市场经济,个人对健康负有重要责任,包括:选择医疗保健,决定花费数额,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的养成,主动接受健康教育,抵抗压力,支持国家与地区的卫生保健政策;个人对自身健康负责是一种道德责任,健商(health quotient)这一重要概念,具有伦理价值和普遍的医学人类学意义;个人对健康负责是一种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132.
论脑死亡立法的生物医学基础、社会学意义及推动程序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 ,以脑干死亡作为临床死亡诊断的标准已为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所接受 ,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界定 ,以保障现代医疗实践的顺利进行。到目前为止 ,除台湾、香港外 ,我国主体行政管辖区内尚无一份正式的关于脑死亡的法律、法规、规章、条例。因此 ,医疗实践仍以传统的心跳停止作为死亡的标志。这种落后的医疗常规严重阻碍了我国人文学、社会学、法律学、卫生经济学、器官移植学等全方位的发展。脑死亡后毫无意义的继续抢救正在给有限的人力及医药资源造成巨大的浪费 ,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就脑死亡立法问题提出若干个人研究…  相似文献   
133.
交流 诠释 求同尊异——关于生命伦理学的跨文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生命伦理学的跨文化研究,重在诠释不同文化传统伦理观念的历史轨迹,尊重道德的多元性,同时寻求共同点,以促进人类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不同伦理思想的交流中形成的某种共识和趋同,是社会共荣和医学发展的需要。否定伦理观念的多元和把伦理观念多元绝对化,都无益于人类健康事业的繁荣。  相似文献   
134.
宋国宾:近代医学伦理学的先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国宾 (1893- 195 6 ) ,字恪三 ,江苏扬州人。他曾在巴黎学医 ,获博士学位。他先后任震旦大学医学教授 ,上海医师公会主席 ,中华医学会业务保障委员会主席等职务[1] 。在近代医学界为推动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 出版第一部医学伦理学专著民国时期 ,特别是 1932 - 1937年 ,医界处于“同道之争论 ,医病之纠纷 ,日充不休”的状况 ,宋国宾深感“为名医易 ,为良医难”。他致力于医学伦理道德的宣传 ,拟订了《震旦大学医学院毕业誓言》、《上海市医师公会医师信条》等医生行为道德准则 ,并于 1933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医学伦理学专…  相似文献   
135.
论医务人员的理念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实现从以医生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的转变传统的医疗护理模式是以医疗护理为中心 ,病人围着医生护士转。新的医疗模式要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 ,强调了实现以医生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的转变。尽管从国家到地方都在进行着这种转变 ,但要从思想观念到医疗实践中真正实现这种转变 ,应该说首要的环节在全民、全社会的教育 ,必须从上到下 ,从学生到专家 ,从领导到群众 ,从医护到患者均应接受这种教育 ,来提高全民的素质 ,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 ,以适应新的医学模式。2 提高两个质量所谓两个质量即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医疗服务是一种特殊的服务 ,…  相似文献   
136.
神迹与记号     
沈承恩 《天风》2002,(6):4-6
信耶稣不是因他会行神迹,乃因他有永生之道。通过神迹认识上帝,是信仰的初级阶段,我们应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进入更完全的地步,不要把心思专注在神迹上,而是要谨守遵行上帝的话,完全降服在上帝面前。在生活和侍奉上都要圣洁,宁可没有爱情不能没有圣洁;宁可没有钱财不能没有生命;宁可没有权力不能没有权柄;且莫张狂,谦卑跟随主。  相似文献   
137.
先验主体性与客体性尽管在概念上相互对峙,但作为人类经验与实践的出发点,它们在运作上却从一开始就是浑然一体的。构成主体性是让在时空中对象化了的客体呈现在主体面前并获得意义的意向结构,意动主体性却是让主体获得目的性并将目的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对象化的意向结构。在构成主体性和意动主体性之间的互动中协辩理性的介入,是使规范伦理学有可能在交互主体性的平台上展开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38.
20 0 2年 6月 2 3日至 2 9日 ,由台湾国立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台湾医学院、香港城市大学公共管理和社会政策中心、德国汉堡亚洲事务研究所、德国环境与经济欧洲研究院共同举办的第三次生命伦理学国际会议 ,在台湾中坜市召开 ,来自台湾、大陆、香港和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澳大利亚、荷兰、日本、韩国、菲律宾、土耳其等近 5 0多名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此次会议的主题是 :人类干细胞实验之伦理法律与社会争议。众所周知 ,人类干细胞研究已成为国际医学界关心的重要热点问题。特别是因为人类干细胞的研究不仅对于推进人们对人类基因和生…  相似文献   
139.
李奇是新中国伦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她对伦理学所做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从而使道德研究科学化.在此基础上,揭示了道德与社会生活其他方面的互动关系,并且进一步从历史的视角探讨了道德理论科学化的过程,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40.
导言对于出席这次在东京召开的第四届国际生命伦理学大会开幕式的很多人来讲,好像有实现了一个梦想的感觉。国际生命伦理学学会和亚洲生命伦理学学会的共同努力是一个强有力的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