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在19世纪美国的文化巨匠中间,有一位提倡回归本源、走进自然的作家梭罗,他与爱默生、富勒一样都是追求简朴生活的一代宗师。  相似文献   
382.
下去吧     
有一天下大雨,体育课没法上,老师带我们在教室内做游戏。他在黑板上画了个圆,说:“谁再来添几笔,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个圆代表太阳?”  相似文献   
383.
徐瑞英 《天风》2002,(2):18-18
我们常会听到教会中有人这样说:”信主的人死后进天国,不信主的人死后下地狱”。这是因为许多基督徒认为信主的人一旦去世了,他们真的就是蒙恩得救了,认为他们的灵魂已经进了天国享福去了。事实上,这与基督教”末世论”教义中有关天国的教导是相悖的。试想,如果基督徒死亡之后就进入了上帝的国,那么,今天世界上就不会存在有一个活的基督徒了,因为所有的基督徒都会因此去追求死亡。  相似文献   
384.
谢晶  方平  姜媛 《心理学探新》2011,31(5):455-458
当前大多数人格测量都采用的是累积式反应模型方法,该模型假设被试在测验上的得分随其能力或特质提高而增加,但是随着人格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模型的实施效果遭到了质疑,研究者们开始关注展开式模型,该模型认为被试的反应取决于被试能力和项目阈值的匹配程度,当被试能力与项目阈值完全匹配时,被试做出肯定回答的概率达到最高点,称之为“理想点”,展开式模型的目的就是找到被试的理想点,从而寻找其真正的态度强度或人格特质水平。GGUM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展开式模型,已经开始应用于人格测量的各个领域,但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试测,在评估和预测效度方面积累经验,建立业界认可的心理测量学标准,不断探讨和开发相应的心理测量理论和简便易行的统计程序。  相似文献   
385.
吉祥物的设计与应用因其特有的作用和感染力,逐渐成为设计师和应用者们重视与研究的重要对象。吉祥物的设计要想寻求突破,就必须在设计应用中体现多元价值,满足多元需求。作品只有具备商业开发价值,才能在相应的活动过后仍然保持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86.
杜伟宇  卢晓艳 《心理科学》2011,34(6):1422-1427
自我是一个人所持有的关于自我特征的信念,不同的理想和现实自我差异可能带来不同的消费选择。本研究以在校大学生作为被试,通过阅读不同的理想与现实自我材料,启动被试的理想与现实的自我差异,考察其对消费者产品属性选择偏好的影响。结果发现:现实与理想自我差异小的被试,更偏好享乐属性强的产品;现实与理想自我差异大的被试,更偏好功能属性强的产品。  相似文献   
387.
肯定财富追求的正当性具有历史理论渊源.发展伦理学普遍原则为现代人类财富困境提供道德支撑,为规范人们的物质财富行为提供价值判断标准和伦理评价准则.发展伦理人道原则是财富追求正当性的道德立论来源,发展伦理的责任原则具有财富追求正当性的道德规范和约束功能.发展伦理的和谐原则为财富追求正当性提供价值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388.
小时候,常听老辈人讲:"吃饭只要八分饱,凡事只求八分好。"那时候,并不太懂这句话的含义。现在即将退休了,注意养生保健,才领悟这句话的真正内含。"吃饭只要八分饱,凡事只求八分好。"这句话,不仅仅是一种适度的人生追求和生活理念,而且从生理、心理、哲理的角度看,更是一种科学的养生观念,很值得提倡。从生理养生角度看,"凡事只求八分好"符合人体健康的需求。人体是一架科学而精密的机  相似文献   
389.
燕国材  卞军凤  臧苗苗 《心理科学》2012,35(4):1013-1017
古今中外对于个体行为动力的研究,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即:个体行为的动力源于积极的人格特征,或个体行为乃是消极的人格特征作用的结果。刘劭的"欲处上"论和阿德勒的"自卑感"论,就分别是这两种观点的代表者。本文拟在阐明两位思想家观点的基础上,通过对两者的比较评析,以探求个体行为动力的实质。  相似文献   
390.
高血压治疗:百年历程、日益细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对高血压的治疗是百年以来医学的重要成就.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有效控制高血压是降低相关疾病发病、死亡、致残的重要手段.医学对高血压治疗药物、手段、方案的探索尚未止步,许多正在进展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