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鲍永玲 《世界哲学》2012,(3):118-128
在"人居领地"时代,反映实在整体之大全结构秩序的概念随着人类宇宙意识的孕育而萌生,而人类世界视野的扩展进一步催生了对人类此世和内在秩序的观照。在此背景下,汉语概念"世界"既脱胎于本土"宇宙"之时空相融的内涵结构,又借机印度佛教传入中土而成为一个颇为新鲜且具佛教渊源的词语。在公元二、三世纪的佛经翻译里,它与"世"、"世间"、"世上"等一起,对译于梵语和巴利语的loka、loka-dhātu和laukika等印度小乘和大乘佛教的术语。"世界"在汉语概念史上的缘起、滥觞和流变,深刻反映着古代中国人是如何借助古印度佛教文化的冲击而更加深入地认识自我和宇宙的。  相似文献   
2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给后人的一个世纪性难题,也是世界社会主义实践运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的一个世界性价值难题。科学揭示、概括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213.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全球伦理概念的提出,普世伦理一词进入国人的视野,并引发了人们对普世价值的讨论。当时,人们更多的是在伦理层面上探讨问题。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南方周末》于5月22日发表的题为《汶川震痛,痛出一个新中国》的文章,在学界和思想界引发激烈争论,并成为社会舆论的热点话题,从而把普世价值的讨论推向高潮。时至今日,  相似文献   
214.
罗素于1900年发表了《对莱布尼茨哲学的批判性解释》,尝试把莱布尼茨哲学当作一个完整的系统来解释。这种解释是逻辑主义的,声称莱布尼茨的整个形而上学都建立在其逻辑学的基础上。尽管这种观点在近几十年受到了一些挑战,但至今仍是英美学界对莱布尼茨的主流解释之一。本文试图  相似文献   
215.
2011年9月5—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明比较研究中心与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联合主办,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和文化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以及澳门基金会协办的世界文明国际论坛第五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英国首都伦敦举行。来自中国、英国、美国、新加坡、  相似文献   
216.
随着世界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区域综合实力的提升和竞争愈益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愈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实现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愈益依靠于科技支撑。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是一个新的课题,而科技支撑在世界遗产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在五台山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中科技支撑已起了巨大的作用,然而目前存在的问题目益凸显,未来保护与开发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17.
适逢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成功召开、全国人民认真学习全会公报和《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际,2011年10月20至22日,中国宗教学会与浙江大学全球化文明研究中心联袂于泰山之麓举办了"泰山综观: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座谈会。此次座谈  相似文献   
218.
《易传》非一人一时所作,因此其“天”“人”概念的意涵不一;即便是出自一人之口或一人之手的篇目,由于语境等方面的原因,其含义也不是单一的.《易传》对天与人、天道与人道有明确的划界,“天人之分”是其天人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地合德”的“天人合一”说,是《易传》所预设的一种理想的天人境界.  相似文献   
219.
论《易经》的英译与世界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人类交流与传播史上最古老最复杂的文化现象,从17世纪以来,世界上各种语言和风格的不同<易经>翻译版本就层出不穷.<易经>英语翻译对世界影响重大,但长期以来存在多方面的有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旨在通过探讨<易经>英译的相关问题以寻找在新世纪全球化语境下<易经>翻译的改进与<易经>世界传播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20.
本刊讯7月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日本爱知学院大学主办,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文化艺术研究室承办,中华慈善总会藏文化慈善基金、内蒙古五当召协办的中日佛教文化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