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01.
2010年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诞辰115周年、逝世20周年。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际,为纪念冯先生在哲学、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由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清华大学哲学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哲学会及冯友兰研究会共同  相似文献   
502.
以人为本,是中央根据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出的一个重要执政理念,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指针,同时也是新时期贵州推行民族语文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503.
清末民初以来,大量进步回族知识分子致力于这场旨在振兴族教、启蒙救亡的社会运动。他们办报译著、兴学组社,向族教内外传播着具有现代意义的全新的民族观、教育观、宗教观等,有力呼应了"改造国民性""立新人""抗战救亡"的时代主潮,推动了回回民族、中华民族的现代历史步伐。 在这场历史巨变中,儿童教育问题也引起了回族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思考。当时回族报刊对此进行了探讨,呈现了现代回族知识分子在该领域的求索努力。  相似文献   
504.
505.
教育理念的变革是艺术设计人才创新力培养的最为重要的一环。艺术设计人才创新力培养的首要任务就是树立人的自由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创新力是艺术设计整体能力的核心内容,是构架良好创新思维品质的重要支柱;思维力是创新力的必要元素;学科知识是创新力的理论依据;整合力是创新力运行的状态体现;执行力是创新力成效体现的关键;新事物、新思想是创新力作用的物化形态。  相似文献   
506.
《大众心理学》2020,(3):F0004-F0004
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源于1805年的正谊书院,始创于1907年,时名"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故苏州人称其为"双百书院,百年一中"。现为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四星级学校。学校以"正谊明道"为校训,以学习、研究和实践叶圣陶教育思想为办学特色,坚持"为和谐发展而教育"的办学理念,秉承"自加压力,自主发展,追求卓越"的办学精神,实现"为人生而教育"的办学境界和教育情怀千年紫藤下走出了叶圣陶、顾颉刚、王伯祥等一大批文化英杰和33位两院院士。  相似文献   
507.
《法音》2012,(10):14-16
佛教历来有致力于公益慈善以利益大众、回报社会的传统。千百年来,佛教界人士的一袭僧衣始终是温暖社会、温暖人心的一抹亮丽色彩。在世界一体化、社会文化多样化的当下,中国佛教的公益慈善事业路在何方?除了继承历史传统,还能有哪些创新?怎样才能走出一条适合时代和社会发展需  相似文献   
508.
《法音》2012,(9):1
当今,中国正快速进入老年社会,关爱老人身心健康,使他们有尊严地安度晚年,不仅是老年人子女的义务,更是全社会的一份责任。百善孝为先。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佛经云:"父有慈恩,母有悲恩。盖父母长养之恩,广大无比。"知恩报恩,不仅是佛教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一种重要的修行,所以佛教强调"报四重恩",即报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三宝恩。今年,全国五大宗教团体商定,将9月17日至23日设立为"宗教慈善  相似文献   
509.
地方法治建设是国家法治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国家法治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环节.但是,地方法治建设在实践层面的展开之后,一些结构性不平衡问题凸显出来,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地方法治建设在法理层面的一些基本问题,并试图从法治的原生概念去进一步发掘地方法治建设的价值理念和功能取向.其中最为要紧的,一是规制和约束公权力,二是保障和维护私权利,三是代解和调整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四是培育和确立公民社会的法治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510.
当人们不从康德同时代的语境(即主体内关于对象知识的诸种"能力"如何协调统一)出发来思考主体性之统一的问题,而是从自我知识与对象知识之间的复杂关系入手,康德的思考就呈现为不同于"内主体目的论"的另一种形式,即关于人类知识有限性的理论与关于无条件者的理念学说的结合。主体的自我理解必须在两种立场之间的张力中寻找立足点:一方面是主体从自身的有限性出发意识到自己对其知识基础的追问是超出其可能的解释范围的;而另一方面则尝试将自己的可能性根据在"理念"中展示出来。这正是康德哲学对"有意识的生活"之自由与可能性的功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