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71.
《周易》哲学本质上就是有关"生命"的道德哲学。《周易》以"生"为体,从伦理本体论的角度揭示了生命的本源、意义与价值,从而确证了"顺天"之于人之当为的根本意义。"顺天"也即"顺性命之理",因为"性"与"命"皆是天道在不同向度上的表现或要求。因此"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就是人的生命存在之应然,也是人之生命最完美的终极表现。而其途径即"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也即顺应天道之"正"。"养正则吉"可视为《周易》生命伦理的工夫原则,它不同于现代物理与精神"养生",这是一种涉及养万物之生、万民之生、个体身心兼养的全面的"养生"。《周易》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在改造自然和处理人工干预生命进程等生命伦理问题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72.
"好古""复古"等历史意识一向为孔子所重,而且一贯之道。在承继三代文明的基础上,孔子发现了历史中所内涵的"德义"本质,从而超越巫史,将历史所本具的先天必然性予以点化提升,开显出其中的一贯之道。基于此一贯之道的超越本质,历史并非僵死而是活在当下的过程发生,人类并非外在而是始终参与并创造着历史的存在。在现实社会中,孔子将此一贯之道以托言《春秋》、辅翼大《易》的形式昭明于史册,力图挽救时弊。他一方面反对当政者汲汲求利、唯功利是论的历史价值观;另一方面反对隐者消极避世、以历史外在于人而沦于历史主义的价值观念。孔子这一贡献,在大本大源处辨明了历史所固有的发展方向与真理特质,确属是"生民未有"之发见。  相似文献   
373.
何静 《哲学研究》2023,(9):77-84
王阳明在与佛教的交涉中充分吸收、融摄佛理,会通儒释,建构起新的心学体系。阳明的心本论与佛学的心本论思维、心如虚空、含容万物、无相无住、心性本觉、“寂知”等思想具有高度的契合性。王阳明对禅定较为熟谙,曾亲历从澄心静虑到明心见性的过程,龙场悟道与这种体验紧密相关。阳明提出良知毋需外求,应以良知而非圣人经典为是非的标准,这种思想与佛教反对外在权威的思想具有一致性。阳明转化佛教顿悟渐修的哲理,强调悟后仍当起修,同时还认为致良知工夫无有穷已。阳明还吸纳佛门的无相无住思想,构建了良知境界。  相似文献   
374.
为启迪智慧、净化人心、弘扬佛教文化之精华,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根据赵朴初会长指示精神,于今春发起举办“佛教与精神文明”学术笔谈会,得到佛教界与学术界人士的赞同和支持,不少专家学者、知名人士纷纷赐稿,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中不乏经过深思的真知灼见。本刊选择若干篇先予刊载,研究所将把笔谈会成果选编成专集,广为流通,以引起教内外人士对这一既具学术性又含现实性的重要问题之重视和研究,促使中国佛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优良传统,对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375.
董娟 《孔子研究》2015,(2):145-152
理雅各英译《诗经》与朱熹《诗》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理雅各不仅赞同朱熹"自然的"批评风格,而且在废《序》言《诗》、比兴标定等具体问题上亦与朱熹保持了高度的一致。这使得英文世界第一部全译本《诗经》自面世以来就带着浓厚的宋学色彩。当然,理雅各对朱熹的推崇并不是毫无判断的盲从,而是批判性的欣赏。  相似文献   
376.
从2000年至今,在短短的十余年间,积极心理学得到了迅猛发展,在收获了丰硕研究成果和产生广泛影响之外,也遭到了很多批评。这些批评主要集中在心胸狭窄、价值纬度单一、研究结果与现实的差距、特定价值取向与价值中立原则之间的矛盾及美德理论等方面。积极心理学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只有正视这些问题,不断完善其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其构建人类幸福生活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377.
在儒家倡导的五礼中,理雅各最重视祭祀礼,其中,他又特别关注祭天礼。《诗经》里有许多诗篇涉及祭祀礼仪,虽然这些祭祀礼仪并未表明是敬拜上帝,但是,理雅各坚持认为与上帝有关。在他看来,儒教和基督教敬拜上帝的方式不同,而儒教祭天与以色列人祭拜上帝的仪式却相似。他知道,在古代,以色列敬拜上帝是真正的举国全民参与,而在中国只有天子可以祭天,普通民众不能参与其中,全民皆可参与的是祭祖。理雅各对中国人的祭祖持批评态度,但又承认祭祖具有社会意义,并在祭祖礼中看到了上帝的存在,从而将中国传统宗教纳入一神教模式中予以诠释。  相似文献   
378.
天台宗最大的特色在于"性具善恶"说,可是这一思想发展到宋代,悄然发生了某些变化:以知礼、遵式为代表的山家派遵守传统观点,而以源青、智圆为代表的山外派则与传统大不同。就以智圆而言,一方面在理论上受到禅宗及儒士的双重影响,另一方面在现实上为了缓和儒释关系,因而在性情论上,一则受李翱影响而偏向强调性"善",另则受宋初儒士的影响而主张"以性制情""以中节情",乃至"乐性情",既有别于智顗与湛然,又不同于李翱。不过,智圆的根本立场仍然是佛教的。  相似文献   
379.
在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诸子百家既相互排斥,又互相融摄,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韩非作为法家的集大成者,其思想理论有着明显的道家影响痕迹,主要表现为:君道同体说:“道理”范畴的提出;文化专制说;尚法不尚贤;反对“前识” 的认识说;“誓不两立” 的矛盾说;“无为”  相似文献   
380.
朱峰 《宗教学研究》2017,(2):190-198
美国驻华外交官柔克义是理解宗教与外交复杂关系的典型范例.一方面,与宗教相关的学术研究,不仅促其来华担任美国驻华外交官,影响其与宗教团体关系,甚至左右其外交职位的升迁降黜;另一方面,宗教问题是其处理对华外交的重要手段和利益诉求,在处理美国涉藏政策、抵制美货运动、美在华条约权力等问题中发挥重要影响.其中,宗教与外交间相互交集,亦碰撞摩擦,而外交人员对宗教的学养和认知,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局运用宗教因素处理外交事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