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81.
梵蒂冈教廷图书馆藏有中文文献《傅先生辨析儒理》一文,为来华传教士傅圣泽对儒家义理解读之作。其中重点以"儒理"、"天"、"上帝"为核心话题,引用中华传统经典诠释了祭祖、祭孔等礼仪问题;并且以问答的方式对颜铛主教针对儒家义理中的诸条疑问做了解答。文章核心问题不离"礼仪之争",可以看出传教士内部同为"信仰输出"却对中华传统经典的截然不同的理解。傅圣泽深入到儒学内部,别经传,区分孔子与汉儒、宋儒的区别,试图通过对儒家经典以及孔子思想的理解而深化"儒耶对话";且对儒家思想的诠释进路由"中西互释"向"以中解中"转变,进一步对儒家学说做本土化、学理上的分析,从而试图实现深层次的儒耶融合。  相似文献   
282.
本文以探寻苏洵的文化信仰世界为例,认为他既不同于儒者先贤思孟学派着重关注内在道德之心性论,又不同于苏秦张仪讲机智权谋的纵横之术,其所具有的历史理性精神是北宋初期新儒者气象的典范。文中笔者将苏洵的文化信仰世界理解为三个部分的建构,即以因史修经为现实基础,经史互资为思想资源,理势相推为运思理路,其所蕴含的重要学术史价值在于,此学术路径是长期以来为学术界忽略的宋初三苏蜀学的思想发凡,而"蜀学"应当是北宋儒学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83.
通过验证近义词法在学生记忆英语单词中的有效性,探讨接受设计学法的可行性。4组学生分别采用一种方式完成记忆120个英语单词的作业任务。结果表明:近义词法是中国学生记忆英语单词有效的方法;对于大学生记忆英语单词来说,接受根据近义词法设计学习的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284.
禅的源流     
本文指出中国禅是印度禅定思想、《般若》空理和中国老庄思想融合产生的独特的精神文化。同时也简略地叙述了中国禅宗的源流及其中国禅的特色。并介绍了中国禅宗的一些主要寺院  相似文献   
285.
“学者所以为学,学为人而已”,陆九渊之学以其鲜明的“做人”色彩对朱熹之学展开了批判。就笔者所接触到的今日研究陆九渊思想之文来看,虽有指出这个特点者,但语之未详。私下以为,如能从此角度再述陆九渊思想,对于加深对陆九渊思想的理解,进而加深对王阳明之学的理解,或许更为有利。因此,特作短文,以请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286.
文章认为,道家的义利观与儒家的义利论,在理论形态上是相反乃至截然对立的,但在精神实质上又是互补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儒道义利论的对立互补表现在功利与超功利、整体精神与个体精神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87.
王乃怡 《心理学报》1994,27(4):401-409
以视觉系列呈现,序列回忆和自由回忆的方法比较了音、形、义三维编码维量在听力正常人与聋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加工过程中的相对效用。结果是听力正常组产生了明显的语音相似性效应,聋人组突出地显示出形码的相似性干扰。在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加工过程中两组被试都显示出了形义两维编码维量的作用最强,而音码的作用相对比较弱。两组被试也都显示出了明显的系列位置效应及大体相同的长时保持。  相似文献   
288.
在唐代,儒、释、道三家并行于世,"隋唐佛学"固然是该时期思想的突出特征,但在真正经世致用的政治哲学中,中国的传统经学还是处于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周易正义>是<五经正义>之一,在唐代易学史、经学史乃至哲学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总体上看,<周易正义>既"以辅嗣为本",又"以仲尼为宗",从而呈现出融合儒、道两家思想的学术倾向;就易学本身而言,其在注经方式上又表现出象数、义理并重的特点;从本体的角度来考察,则体现出"贵无但不贱有"、"崇本但不息末"的哲学倾向.这种自觉地"纠偏"倾向和兼收并蓄的做法既是唐代大一统文化的缩影,又反过来强化了当时统治者的政治理念.  相似文献   
289.
在阳明的众多弟子中,黄宗羲独推邹守益,认为姚江之学,惟江右为得其传,而"阳明之没,不失其传者,不得不以先生为宗子也"(<明儒学案>上册,334页,中华书局,1985年).为什么能得出这一论断?黄宗羲并没有给出有力的根据,只是概述守益之学得力于敬,言"道器无二,性在气质",反对"裂心体而二之"等等.实际上,除此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原因黄宗羲没有提到,那就是邹守益深刻地把握了阳明"良知说"的要义,以破"门面格式",做"实际学问"维护和发展了阳明的"良知说".  相似文献   
290.
本文详细分析了张岱年先生的道德思想 ,认为张先生的新道德学说其核心是“充生以达理 ,胜乖以达和”;其基本原则是“理生合一 ,群己一体”;在此基础上他还提出了一系列的道德规范。这些都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 ,总结了中国古代优秀道德文化遗产 ,尤其是立足于新中国建设的现实需要而提出的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