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7篇
  7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31.
作为心灵哲学里的一个著名论证,解释鸿沟试图从知识论层面来质疑物理主义.物理主义的一个新近回应被称为现象概念策略.然而,不同的物理主义者对现象概念策略的理解也不相同,本文选取的是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版本——劳尔版现象概念策略.我将论证,该版本不但能有效化解解释鸿沟带来的困扰,而且能为我们开辟出物理主义的一条新航向——后天物理主义.  相似文献   
232.
蒋长好  陈婷婷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12):1889-1898
身体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人的生理机能, 还具有改善心境、调节情绪的功能。有规律的身体活动不仅能够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 提升幸福感和自尊感, 也可以缓解消极情绪、矫治情绪障碍。关于身体活动对情绪影响的脑神经机制, 研究者先后提出神经递质假说、大脑可塑性假说、前额叶偏侧化假说和双模型假说。进一步的研究需要控制运动强度对身体活动情绪效益的影响, 比较不同类型身体活动的情绪调节效果, 同时考察基因、神经生长及社会互动等因素对情绪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33.
周璠  石岩 《心理学报》2014,46(1):101
以女性身体图形评定量表PFRS (the female Photographic Figure Rating Scale)作为刺激材料, 研究女大学生体重自我知觉与偏差, 以及女大学生对他人的体重知觉与偏差, 引入男性视角作为体重社会标准, 研究女大学生体重社会知觉与偏差。研究中要求女大学生选择准确代表自己胖瘦的图像, 选择自己理想胖瘦的图像, 选择他人眼里最有吸引力的图像, 估计PFRS真人照片图像体重值(假定图像中人物和自己身高相同), 并报告自己的实际体重和理想体重。研究要求男大学生选择最有吸引力的图像。在此基础上提出3种模型假设:镜像模型、泛化模型和相关模型, 进一步探索女大学生体重知觉偏差的原因。研究表明:女大学生体重自我知觉高估了对应真人图像的BMI; 女大学生对其他女性BMI知觉, 倾向于高估体重正常和偏瘦女性的BMI, 低估偏胖和肥胖女性的BMI; 女大学生体重的主观社会压力高于体重的实际社会压力, 对体重社会压力存在过度解读的倾向。女大学生对他人体重知觉偏差更有可能影响其体重自我知觉偏差; 认知评价不是造成女大学生知觉偏差的重要因素, 但两者关系需要进一步实证。  相似文献   
234.
四参数Logistic模型研究进展及其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测验中存在着低能力被试答对高难度试题的猜测现象,和高能力被试答错容易试题的睡眠现象,此时可以使用四参数模型来分析测验数据.Barton和Lord认为应用四参数模型的实践意义不大,但结论的依据不充分.近年来研究者从测验项目拟合,改善被试能力估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四参数模型下可以有效纠正被试能力高估或低估现象,认为单、两、三参数模型是四参数模型的特例,建议使用四参数模型.  相似文献   
235.
现代社会不断增长的物质功利需求导致人自我本性的逐渐丧失,人的诗意安居作为一种审美现象引入反映了人们对审美人生的渴望。人在生存和发展中一方面想要得到物质的功利的满足,另一方面又意欲摆脱此中的纠缠与负累,人生的诸多意义也因此被不断遮蔽了,世界存在着的美也在人们的心底悄然流逝。但人不能就此沉沦,人既要能正视现实的苦痛,也要敢于和善于在悲剧性的生存中进行快意体验,只有在心灵阳光的普照下人才能真正实现自我的和谐,人生的境界也由此而高远。  相似文献   
236.
2010年7月12-13日,"身体研究的问题意识"学术工作坊在北京大学举行.会议由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先生发起并主持.参加本次会议的有张祥龙教授、张再林教授、王庆节教授、张曙光教授、李河研究员、杨大春教授、陈立胜教授,原定参加会议的蒙培元教授因故未能到会,但提交了书面发言.与会学者围绕"中国哲学研究中的身体维度"这一主题,就中国哲学研究的身体维度能否成立,中国哲学的身体性研究能否带来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这种身体研究能否为人类当前面临的大问题提供不同于西方的解答等问题展开了深人的交流与探讨.  相似文献   
237.
梅洛-庞蒂的哲学努力在于试图超越传统的身体和心灵、精神和物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二元对立。在他看来,传统哲学或者把外在世界当做原初的存在,或者把内在心灵当做原初的存在,没有意识到它们都是建立在更原初的存在之上的,因而它所提出的问题在其传统之内无法得到解决,而现象学对身体的理解提供了超越这种二元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38.
平衡     
身体平衡,可过独木桥。心理平衡,气和少烦恼,收支平衡,入出相抵消。权力平衡,制约恃此药。生态平衡,万物长势好:  相似文献   
239.
从提高员工工作绩效看社会助长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助长是他人在场对活动者活动效率产生影响而致使人的心理成长的一种社会现象。本文简要介绍了社会助长研究的发展及其理论观点;分析了社会助长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社会助长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意义及其在提高员工工作绩效中的应用。最后对社会助长研究的深入发展及其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进一步结合提出几点展望。  相似文献   
240.
从临床视角看性观念转变与性医学发展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临床视角看待性观念的转变所产生的性现象的特点,从哲学角度探讨其与性医学发展的辩证关系.认为在分析性现象的历史状况时,要用客观的和科学的观点去辩证看待,性观念转变所表现的性现象作为一个大的系统的整体,其三个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性医学的分科和诊治研究中,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新的性观念在不断出现,未来性现象的发展将给性医学的发展带来更加崭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