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7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29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327篇
  2003年   227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51.
作者力图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参照系,以历史的检验和时代的需要为取舍坐标,提出构建中国哲学精华体系的设想,这就是以天人合一为框架,以格物致知为进展。以道德人格为归宿,从中展示出天道人道,内圣外王,由理及礼的丰富的哲学内容,构成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这一体系是中国人数千年的智慧结晶,它必将在新的时代发出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852.
释见见 《法音》2009,(2):25-32,33-38
科学的兴起,标示着一种人类社会的强烈变革,不仅改变了人类物质生活的模式,更进而影响人类精神生活的趋向,全面深入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当全世界从旧社会形态走向现代化,科学自始至终主导着这一脉络的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标竿。而从有人类文明便开始起关键作用的宗教,作为一种旧时代的主导,不论在东方或西方国家,与科学的这场历史性的相会,必然会是最激烈且影响最深刻的一  相似文献   
853.
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以孔学革新的面目出现,但他的思想并不是孔孟思想的翻版或复制,而是有其因革之处。从人格观的角度来看,康有为的思想与孔孟的思想有什么关联?其或因或革的原因是什么?这一思想对中国的近代化有什么意义。 一、人格重建与复归传统 甲午战争前后,为了解决日益深重的社会危机,康有为提出改革主张,指出中国的改革离不开知识分子的引导。然而在变法的实践中他又深感。  相似文献   
854.
天地大之者莫过于人,人大之者莫过于做人,做人大之者莫过于能为别人着想,因此,古今中外,能为别人着想都被视作天下第一等学问。  相似文献   
855.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前苏联心理学家普拉图诺夫在《趣味心理学》一书的前言中,特意提醒读者请勿先阅读第八章第五节的故事。大多数读者却采取了与告诫相反的态度,首先翻看了第八章的内容。这就叫心理的逆反现象。  相似文献   
856.
从结构形态学上来说,螺女型故事不仅包括以"螺女"为主角的故事类型,还包括以"其他动物"为主角的故事类型。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螺女型故事的研究带来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857.
孙丽华 《天风》2003,(3):36-37
在这个美丽的日子里,当我们这些属神的儿女尽情、无条件地饱享上帝的恩惠与慈爱之时,是否想到为那些千千万万真正无家可归的人们祈祷,是否记念那些破碎家庭中的人们,是否顾念那些因疾病的折磨连看看蓝色的天空都成为奢望的人们,是否……  相似文献   
858.
五台山是佛教圣地、旅游避暑胜地和抗日革命根据地三位一体的文化活动基地。因此,佛教文化就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其基本教义就是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自净其意,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859.
儒家修养论与基督教修行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儒家的修养还是基督教的修行 ,就其实质而言 ,都是完成人之所以为人、实现人所当然的活动 ;儒家反省的实质是诚意、诚之 ,基督教忏悔的实质则是返回或投靠上帝的绝对真实性 ;由二者在知情欲问题上之比较 ,可见强调理性、感情、欲望的和谐统一是二者的精髓 ;由修养方式之比较 ,可见二者关于人格平等和人格自强的理论倾向 ,认为强调人格的世俗依赖性是对二者的误解。在此基础上 ,阐示了二者在道德境界上体认的一致性 ,认为儒学虽然不是宗教 ,但在对道德境界的理解上与基督教相比具有相同的理论深度  相似文献   
860.
对国外关系质量的社会比较研究(主要是向下的社会比较)进行了综述,指出目前本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1)个体进行社会比较的动机问题;(2)社会比较对个体的关系质量产生的积极效应;(3)人们对他人公开的向下比较行为的反应;(4)个体在社会比较倾向上的人格差异。同时,对社会比较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