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6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61篇
  129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正2016年3月25—30日,由香港青松观全真道研究中心和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真道与老庄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顺利召开。来自美国、比利时、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以及中国港台和内地的120余位专家、学者、道长,就全真道与老庄学问题开展深入探讨、交流,这是继2008年4月、2012年4月在华中师范大学两次成功举办全真道与老庄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后的又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102.
仓廪实是《管子》粮储思想的重要内容,民本思想、国无储在令、加强管理、促进生产,重农抑商、强化本末意识等是其具体的表现。粟行五百里、则众有饥色等概念则丰富了《管子》粮储与转输思想,后世对这一概念的阐发也从经世致用的角度上给以多维度的扩容。《管子》粮储与转输思想的流变从秦汉至隋唐时,引论者关注粮储对于胜败的决定性作用;到两宋筹边时,引论者立足于屯田以解决粮储困境;再到明清不堪漕运之繁时,引论者立足于变革粮运技术以提高粮食周转效率。这三个阶段都对《管子》粮储与转输思想进行了丰富、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03.
刘亚琼 《管子学刊》2016,(2):106-109
郭店楚简的圣人观处于孔子、孟子之间的过渡阶段。孔子推崇圣人而强调难以企及;郭店楚简首提圣人之性,指出圣人通过道德修养,正身而治世,能得以实现圣人之道;孟子降低了圣的高远性却广开了成圣之门。先秦儒家从孔子郭店楚简再到孟子,其圣人观显示出各自的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04.
《学海》2016,(3):132-137
在人类社会治理的历史脉络中,"好的社会治理"一直被奉为圭臬,是所有社会组织推进治理实践所追寻的终极目标。然而,实现"好的社会治理"首先必须正视治理主旋律中的"失灵"杂音,以"治理失灵"的救赎为契机去规划社会治理的行动。20世纪中后期以来,"失灵"在社会治理中不断蔓延,逐渐呈现出常态化趋势,并且形成"治理失灵"的总体性存在形式。在这种情形下,对"治理失灵"的救赎必须立足于当下社会治理的基本生态,对既有的社会认知观做出及时地归纳与反思,这是正确选用社会治理行动方案的认知前提。其实,"治理失灵"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面向未来的社会治理应当放弃既有的"保守主义"行动方案,继而在革新的意义上去不断刷新治理思维、促进治理主体间的合作以及创新治理工具的协同运用。  相似文献   
105.
天主教的道理可以总结为一个字,那就是爱。天主教的法律即天主十诫,可以总结为一个字,仍然是爱。 天主十诫的总纲为:上爱天主,下爱世人,即爱主爱人。 圣若望宗徒说:“天主是爱”。天主因为爱才创造了宇宙和人类,人是天主的肖像。所以,爱在天主教会中是至为重要的。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天主教的爱德观。  相似文献   
106.
黄勇 《中国道教》2004,(6):37-39
世界各民族中,只有华夏民族把汉字由简单的书写符号提升为一种艺术。在文字从书写符号上升为书法艺术的过程中,中国文化中特有的文字观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以儒家学说为主导的古代知识体系中,文字学知识向来享有崇高的地位,而道家所倡导的“道法自然”、“妙趣天成”等思想,却对文字书写向非功利的艺术化方向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道教文字观道教文字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文字的起源道教认为,世俗社会使用的文字是“华季之世,生造乱真,共作巧末”的产物,是“流尸浊文,淫僻之字”,“真正的文字”在阴阳初分之际就已自然…  相似文献   
107.
数学心理观:21世纪心理本质观的新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由伟  叶浩生 《心理科学》2003,26(2):356-357
1 我国关于心理本质问题的研究已经沉寂许久了。人们对于心理本质问题似乎已经感到一种无奈的漠然。实际上 ,自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 ,我国哲学界域下的反映论仅仅在“形而之上”就其“质”的属性做出了定性的概括和描述。面对需要不断发展的中国心理科学 ,面对国际上轰轰烈烈的脑科学、认知科学、生命科学、智能信息科学所取得的长足进步和丰硕成果 ,我们仅仅做出“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反映”这样的简约描述 ,已经不能适应我国蓬勃发展的心理科学的务实需要。我们认为 ,在反映论视界里对心理本质做出“上之上”学的同时 ,还必须拓展…  相似文献   
108.
《抱朴子内篇》(下文简称为《内篇》)①是晋代葛洪(公元283—363年)的代表作,它不仅是金丹派的养生著作之一,而且还是道教养生大全。由于早期道教的养生著作大多亡佚,而《内篇》中却包含有丰富的养生思想,因此,对《内篇》中的养生智慧进行认真地发掘和梳理是十分必要的。一、养生理论基础(一)养生本体论《内篇》从宇宙本体论的高度来论证长生久视的思想。它认为“玄”或“气”是宇宙的本源,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玄”或“气”产生的。它说:“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P1)“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须气以生者也。…  相似文献   
109.
心皓 《法音》2003,(5):40-41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有着庞大的僧团组织,为了修行自律和传教度人,佛陀根据当时的环境和修行的需要,制定了许多相应的戒律和生活制度。佛教僧团在饮食方面,基本上沿袭了当时印度出家隐修者的习惯,实行托钵乞食制度。佛教传入中国后,为适应民俗风情,中国僧人食物的来源、饮食形式与内容,就形成了另一番风貌。寺院除严格素食外,还根据有关戒律制定了相应的用斋过堂仪轨,这已成为汉传佛教的一大特色。“过堂”,是中国汉传佛教丛林中特有的仪制,早、午斋两次过堂,是将进食视为一种重要的修行方便,在僧伽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每日早晨和午前,当云…  相似文献   
110.
支撑—活动观、社会共享认知观以及实践共同体观是当前情境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迁移观点。这些观点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强调情境特性对迁移的影响,并主张在常规的学校教育中突出情境、尤其是社会文化与社会实践情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