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现代主义文学是随着"五四"文学革命的发生,而从西方介绍到中国的.20世纪30年代,现代主义(就它本身说)在中国文学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它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几个方面都有所进展和突破,甚至达到(它在中国的)高峰.现代主义文学在30年代的鼎盛,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它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个有趣的话题。一种人认为山的后面是水。水边是青青的小草、一望无际的原野、满山遍野的鲜花、心中的白马王子白雪公主……  相似文献   
13.
能否将结构分析建构为理论?或者那只是一个体系或机械结构的集合。由我们按照文本的意向加以应用?我要说的关于理论的一切都在您的问题中了。应该从一个更具体的出发点开始。  相似文献   
14.
秋歌     
张俊祥 《天风》2004,(11):19-19
秋天,似经典的浩歌,充满辉煌。秋天,所有的精言和见证,都会压弯画笔,为我们捧出万里芬芳。秋天,是一部熠熠生辉的金卷,丰饶了所有闪光的汗水,饱满着我们新生命的激动衷肠。这伟大的恩典由上帝灌注,也欣慰和辉耀着他自己的荣光! 我们欣喜地看到,挪亚的葡萄园里紫色珍珠缀满,蜂恋蝶舞,簇拥生命树的光芒;摩西的羊群如悠悠飘逸的白云漫过草原,流泻存迷人的山岗;沉甸甸的五谷,  相似文献   
15.
王征 《佛教文化》1995,(4):24-26
我在编写《佛教画藏·少林寺》文字脚本的过程中,深感这个选题看似容易,其实难度不小。它涉及宗教、历史、传说、文学等许多方面,有的问题处理起来比较棘手。我在这里谈谈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得到各位高僧大德、专家学者与佛教文化爱好者的指教。  相似文献   
16.
“释教歌”是佛教与和歌的完美结合,它以和歌的形式诠释佛教教义的底蕴,赋予以歌咏男欢女爱为主的传统和歌以新的活力。日本的平安时代出家隐遁蔚成风气,以佛教大昌为背景的“释教歌”是这一时代和歌歌坛的一朵奇葩。强烈的佛教信仰与高超的和歌技巧相结合,使出家隐遁歌人成为释教歌创作的主体。  相似文献   
17.
罗伯特·舒曼的浪漫主义作品《蝴蝶》创造性地采用12个短小、精致的标题音乐的自由形式,在结构和内容上打破了古典主义时期的奏鸣曲、交响曲的惯例,开创了全新的钢琴套曲形式。舒曼的这种不用常规方式命题的手法正是他不同于其他作曲家的表现,也是其创作结构自由的一大体现。这一大标题的意义并不是乐曲性质的说明,而是把听众带到一个浪漫的意境中,让他们自由幻想。  相似文献   
18.
散文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形象含蓄,耐人咀嚼。这咀嚼中需要思考,需要推理,需要判断,但更需要联想和想象。文学创作是一个形象思维的过程,文学阅读我认为同样也离不开形象思维的帮助。当代著名作家王蒙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读雪需要联想》。其实,读其他散文也同样是需要联想的。  相似文献   
19.
杜书瀛小传     
杜书瀛(笔名田中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评论>编委.当代文艺理论家.山东省宁津县人,汉族.1938年7月19日出生于抗日干部家庭.父亲杜子甫在抗战时期曾任中共冀鲁边区第一地委书记兼第一军分区政委,1942年6月19日在与日寇作战中壮烈牺牲.父亲去世后,杜书瀛跟随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工作的母亲,在颠簸中读小学.  相似文献   
20.
王晓华 《管子学刊》2007,(4):99-102
人与自然关系是文学表现的重要母题。透过文学的发展,可以窥视出人类社会在社会实践推动下所走过的历史道路。本文意在通过中西文学发展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描写,揭示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过程,并在历史的视野中审视生态批判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