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骨的原发性肿瘤在日常诊疗中并不是较常见的病种。一般统计认为每年恶性骨肿瘤在一百万人中约有 2 0人发病[1] ,但在骨科领域 ,对其研究却相当重要。原因在于此类肿瘤起病隐袭 ,进展迅速 ,病情严重。而且多见于年轻人 ,影响病人生活 ,危及生命 ,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负担和困扰。不仅如此 ,这种肿瘤分类复杂 ,表现不一 ,一般骨科医师缺乏足够的专科知识与处理经验 ,所以对恶性骨肿瘤的诊断治疗成为现代骨科学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随着 2 0世纪人类对肿瘤认识的深化 ,人们对骨肿瘤从组织、细胞水平到分子水平有了新的了解。现代骨肿瘤学就是…  相似文献   
972.
现代新儒学思潮肇始于“五四”时代,是对新文化运动全盘反传统所作的保守性回应。 新儒家学者自觉作为现代化实质内涵的科学和民主,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更是中国社会能否走出中世纪、迈向现代化的关键一步。他们严厉批评腐儒冬烘们的顽固不化,指出科学和民主这两种精神“完全是对的”,应“无条件承认”。梁漱溟坦诚宣布:“我有一个最大的责任,即为替中国儒家作一个说明,开出一个与现代学术接头的机会”。可见,问题不在于要不要科学和民主,而在于如何要科学和民主,如何在保持民族文化自主性前提下消化、整合、涵育这些现代内容。  相似文献   
973.
一、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人类的思维方式和人类本身一样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复杂的历史过程。人类从远古时期和古代社会就已经用混沌的整体性和朴素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古代的“阴阳八卦”学说,把自然界看作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这种整体性的思想在中医理论中产生了深远  相似文献   
974.
昌如 《中国宗教》2014,(10):60-61
近年来,中国大陆佛教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而呈现勃勃生机。同时,佛教为了与社会的相融、相契,开始摆脱传统的寺院教育模式,借鉴社会的教育模式,因此,"佛教学术化"的口号屡见不鲜。然而,关于佛教是否需要学术化这一问题,已经引起诸多佛教界人士的反思与犹豫。有鉴于此,本文将试图厘清学佛者对于学术的种种误解与曲解,理性地把握学术的作用与本质。一"学"在《说文》中的解释是觉悟的意思,如《说文解字》中云:"斆,觉悟也。从教,从冖。冖,尚矇也。臼声。"由上可以看出,在古代,  相似文献   
975.
宗善 《中国道教》2000,(1):19-21
古老文明的中华大地,是道教孕育生长的土壤,道教在这块宝地上历经了坎坷沉浮而又漫长的演化进程。道教精神思想曾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发展起到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而今道教所倡导“尊道贵德”思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仍可为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到更好的服务作用。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道教崇信“黄老之道”,道家是道教前身,二者一脉相承。道教尊黄帝为仙宗,奉老子为教祖,“黄老道”是道教思想的理论基础,以“道”设教,遵循“道法自然”的基本规律,追求修炼得道成仙…  相似文献   
976.
翁溯利 《天风》2018,(8):33-34
人们没有时间思考,这是现代生活的一种心灵危机根据法新社报道,美国人好像"饥渴的媒体吸毒者",平均每人每天花在看电视、上网以及使用手机上的时间长达九个小时……媒体信息己经无所不在、无所不包。信息科技的不断创新和改进,不但改变了人类接受信息的速度,也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思想形态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77.
当前,宗教极端主义泛滥,给国际社会带来严重威胁。防止极端思想蔓延和暴力恐怖主义,需要国际社会和各界人士共同参与,建言献策,寻找有效解决办法。时事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方金英《文明的交融与和平的未来》一书,提出了“文明的交融才能实现未来和平”这个中心主题,体现了“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等中华智慧,也是对西方一些组织和学者从对立的立场观察不同文明,强调“文明冲突”并欲以某一种文明“重建世界秩序”的悖论与自大的批判与回应。当前,出现了人为制造不同信仰之间的矛盾,挖深不同文明之间鸿沟的不正常现象,该书出版可为社会备方面认识伊斯兰教有所帮助,对穆斯林群众树立“去激进化”思想防线增强信心,为“去极端化”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78.
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来浸润藏传佛教发展,推动藏传佛教作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阐释,是藏传佛教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在新时期新阶段,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根本目标就是不断促进佛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充分发挥佛教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79.
骆海飞 《法音》2021,(8):62-67
月西法师(1915-1993),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的一位高僧。他早年就读于南普陀寺闽南佛学院,深受太虚大师人生佛学理念的影响。人生佛教以人生为起点,以发展生存至于微妙,导人至于正觉为目的,为"人生的""群众的"而又"科学的"者也。^([1])月西法师始终秉持这一理念,在不同的年代,因应潮流的起伏变迁,承接古圣先贤的思想,探求佛教的发展之路,走出了他不一样的佛教人生。  相似文献   
980.
天主教神学的本地化是大势所趋,不仅是官方的倡导,对教会来说尤为迫切。欧洲有传统神学,拉美有解放神学,非洲有黑人神学。而我国还未诞生自己的本地化神学。真正的本地化神学应在普世公认的神学框架内,与中国现实相契合,与普通信徒相结合,尤其是要与当地的文化相融合。社会关怀应该说是天主教的传统,当代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政府需要宗教组织参与社会关怀,弥补政府的不足。盛京仁爱的实践与经验或许可以尝试地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