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张容南 《哲学动态》2008,68(4):46-52
在西方传统中,个人自主性是现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基本的道德和政治价值.给予个人以自我管理的能力,使他独立于形而上学秩序或在社会等级制中的既定位置,并对这种价值加以道德的权重,是启蒙的人本主义的产物.  相似文献   
822.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西方哲学从古典向现代迈进以及文学艺术向现代主义转换的过程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浩大的哲学与诗融合的浪潮.哲学与文学艺术之间相互融通、借鉴,共同对文化进行反思、批判和推进,其影响波及至今,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823.
我们的许多艺术设计作品,都缺乏文化内涵,缺少民族特色,这是我国艺术设计落后的根源所在.现代艺术设计借鉴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可以拓宽其领域,增强其作品的文化内涵.只有将现代艺术设计同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紧密结合在一起,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才能站在设计领域的前沿,跟上时代迅速前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824.
图形是文化思想的一种视觉表现形式。传统图形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产物,它们因地域和种族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精神气质。如果以中国的阴阳太极与西方的十字架为例进行比较分析,就能发现:阴阳太极图是一种旋转对称的和谐的示意图形;十字架图形是一种绝对对称的冲突的示形图形。通过比较,可以看到中西方在文化思维及设计理念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有助于我们从文化的视角探讨现代平面设计。  相似文献   
825.
现代标志设计大多只是强调标志的形式感和现代性。单一从简化的字母、字体以及现代抽象形的角度来着手进行设计的标志虽然现代感、信息感、商业感会比较强,但让人感觉缺乏中国的文化韵味和民族根基。应该将中国传统图形结合到现代标志设计中,即在研究传统图形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变化和改造,成为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设计出焕发生命力的现代标志。  相似文献   
826.
统一是形式美法则中最高级的形式构成。统一之美是油画色调美的关键。在自然界中,色调无处不在,它笼罩一切;在艺术品中,对欣赏者来说,它是艺术品的主要色彩倾向;对创作者来说,它是艺术品的统帅和指挥。画家眼中物象的色调不是自然对象色调的翻版,而是作者情感的形象表达,也是作者运用色调,抒发情感、表达意境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27.
人间佛教是佛教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特别是现代社会中坚——市民阶层的宗教需求而进行自身改革,以期提升人的精神品格,净化社会的20世纪中国佛教智慧的结晶。她继承着汉传大乘佛教的优良传统,其影响至少已扩展到全球华人社会。人间佛教的源头在佛陀时代的原始佛教,而进一步强调了佛教本有的  相似文献   
828.
上一世纪40年代,王恩洋曾撰<新理学评论>一书,对冯友兰新理学的理气与真际、阴阳与天道、道德观与圣人观诸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批判.二人的分歧既是佛学与儒学的分歧,也是宋明以来心学与理学的分歧的继续;既预示了中国现代哲学的心理合一的发展方向,也表明了道学和哲学在方法论和学术指向上的差异.冯友兰具有自觉的方法论意识,使道学或者广义地说儒学、传统哲学转型为以西方哲学为典范的现代哲学,王恩洋缺乏这种意识.但是,儒学转型后也失去了它的成圣指向,欲纳成圣于哲学之中,便不可避免地形成矛盾;成圣的儒学和思维的哲学各行其是,或许是未来中国哲学发展的一个可取的方向.  相似文献   
829.
古典对当方阵可同溯到亚里士多德逻辑,并且自此后就一直被广泛地讨论,特别是在中世纪和现代。它刻画了所有、没有、并非所有和某些这四个量词之间的特定逻辑关系,即对当关系。亚里十多德和传统逻辑学家,以及人多数当代语言学家,都把“所有”看作具有存在预设,也即“所有A是B”可以推山“存在A”,而现代逻辑则放弃了这一假定。用现代逻辑对“所有”的解释来代替亚里十多德的解释(对“并非所有”也可以作类似处理),就产生了现代版本的对当方阵。近年来有许多争论,探讨这两个方阵中哪一个是正确的。本文中我的主要观点是,这个问题不是,或者不应该主要是关于存在预设的,毋宁说它是关于否定的模式的。我认为现代方阵表述了自然语言中否定的一般模式,而传统方阵则没有做到这一点。明乎此,不仅需要把对当方阵应用于四个亚里士多德量词,还需要把它应用到这一类型的广义量词上。现代方阵上的任一量词所展示的否定的模式,常常不是在传统方阵中发现的对当关系。本文提供了一些技术性结果和工具,阐述了解释各种英语限定词的量词方阵的若干例子。本文最后一个例子引入了否定的第二模式。它伴随特定复杂量词出现,也能够在方阵中被表达。  相似文献   
830.
As we enter the new millennium, it has become more important to review and discover ancient wisdom. The project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requires us to know our own “culture.” The biggest conflicts we human beings face are the conflicts between man and nature, man and man (man and society), and body and mind. The three philosophical propositions, “the unity of Heaven and man,” “the unity of self and others,” and “the unity of body and mind” of Confucianism may provide precious insight in dealing with the three above-mentioned conflicts, and we should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se resources. Translated by Yan Xin from Jianghan Luntan 江汉论坛 (Jianghan Tribune), 2007, (1): 5–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