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曾立华 《天风》1997,(7):17-18
(一)神学院:香港目前共有114间神学院,两间特殊院校 类别:宗派性有10间:建道神学院(宣道会)、浸信会神学院(关南浸信会)、播道神学院(播道会)、香港神学院(中华传道会)、协同神学院(路德会)、中国浸信会神学院(美北浸信会)。  相似文献   
22.
异国他乡欢度佳节杨会营1997年2月10日下午,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国际伊斯兰大学礼堂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中国留巴学生联谊会在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文化处的大力赞助下,举办了97年春节暨开斋节联欢会。中国驻巴使馆大使、全体参赞、国际伊斯兰大学副校长、研究院...  相似文献   
23.
鲁迅与佛教     
一个人对某一事物或某些事物发生兴趣,有时甚至很浓厚,总是有一定缘故的。鲁迅对佛教产生兴趣,也不能例外。借用佛家的话来说,鲁迅与佛教发生关系,是有“因缘”的,然而这“因缘”却一直未能引起人们的关注。治文学者,对佛学多所隔膜,治佛学者,又多对文学留意无多,这就使鲁迅与佛教的关系长时间不曾被人们加以应有的全面的考察。拙文试图在此方面作些尝试和努力。一鲁迅对佛教的接触是很早的,但开始研究佛学。则主要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前的一段时间内,至一九一四年而达到顶峰。查《鲁迅日记》  相似文献   
24.
中国大陆与佛教有关的刊物有三类形式:第一类为教外研究机构主办的纯学术刊物,如《世界宗教研究》、《敦煌研究》、《中国藏学》、《五台山研究》、《禅学研究》等,中央级的佛教专业学术刊物则暂付阙如;第二类为佛教界主办在社会上公开发行的人文刊物,目前有从《法音》这一母体先后分离出来的《佛教文化》和《佛学研究》二种;第三类为各级佛协或佛学院主办在教内流通的宗教刊物。从量上来看,佛教界主办的佛教刊物已占据有关杂志的首位,成为佛教文化建设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从质上来看,近几年随着佛教教团的重建,其水准也不低于海外华人地区的同类刊物。本文介绍的是佛教界主办的后二类刊物。文革之前,国内佛教界主办的佛教刊物曾有《现代佛学》、《弘化》、《觉有情》等数种。至1964年。  相似文献   
25.
黄君 《佛教文化》1995,(6):28-28
田东辉早就是一位画家,中国美术馆藏有他的画。但他还是一位书法家,当我猛然撞着他那以汉字线条变奏出来的现代书法作品,便好象在嘈杂烦燥之中骤然听到一曲清冷悦耳的田野牧歌,不觉为之心动。  相似文献   
26.
现代生物技术与药学发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现代生物技术是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它首先在医药领域中得到应用,改变了化学药物占主导地位的局面,为传统制药工业提供了新技术、新方法、新思路,促进了化学、生物学、医学紧密结合的生物药学模式的形成和药学由化学模式向生物药学模式的转变,促进了药学各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7.
现代生物技术与人工肝研究进展西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博士生(710004)赵军导师秦兆寅一、早期人工肝研究的简要回顾人工肝研究起始于40年前,早期人工肝支持技术包括:血透、活性碳血灌、体外肝灌流、人与人或异种动物交叉循环、全血交换或血浆交换等。195...  相似文献   
28.
理诤 《佛教文化》1996,(4):34-35
一、众弟子围坐一堂,恭请三个和尚谈禅。二、瘦和尚道:『今日还是请小师弟讲个故事吧!』三、小和尚:『有一神偷,技艺非凡,自成名后从未失手。』四、其子求其传艺,答曰:‘无艺可传’,子不信,终日纠缠不休。五、神偷无奈,令子同行,授其绝技。六、二人来至富家后院屋内,神偷嘱其子钻入箱中。七、神偷锁箱,出门逾墙面去。八、有人进屋,子情急,学鼠打架声。九、人秉烛开箱,子灭烛出箱,逃走。十、归家后,埋怨其父,不教其技艺,反陷其于危难。十一、神偷笑曰:“不如是,汝安能急中生智?此即技艺也!”十二、小和尚讲毕,众弟…  相似文献   
29.
李伟 《佛教文化》1996,(4):46-47
读《佛教文化》1996年第二期“当机者说”一栏主持寄语,谓“我们现在都说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可是一种根本不关心宗教文化的文化,或者说根本漠视现代宗教文化人文意味的文化,又意味着什么呢?”我深有同感,社会上确有这么一种观点,视佛教文化为正统学术文化未流或不入流之文化。笔者认为,持此观点的人是因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所致。不过,我们不必在意佛教文化在不在“人文”之列。因为这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笔者认为,我们注重的应是佛教文化在现实社会中事功上的作用,而不是其名声的显现…  相似文献   
30.
朱子、阳明、牟宗三对《孟子》"尽心知性"章都有详尽的论述。朱子是知行相须的《大学》解,以尽心知性为知,存心养性为行,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为智之尽、仁之至,其失在从认知角度解尽心不合孟子的义理框架。阳明是知行合一的《中庸》解,将此章比配为生知安行的圣人工夫、学知利行的贤人工夫以及困知勉行的学者工夫,其失在如此比配使此章失去了在成德实践中的普遍意义。牟宗三则是修身立命的《孟子》解,在道德实践中证知本心真性,在存心养性中事天无违,从而挺立正命、超越气命,其失一在以心、性、天为本体上是一,不知通过工夫也可实现是一,二在以尽心知性与存心养性对应于积极工夫与消极工夫,不解其有创业工夫与守成工夫之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