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6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52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267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248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现代教育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化学课教学进行优化,提高了化学课的教学质量。只有合理地开发与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所谓多媒体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动画、声音以及视频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的信息,以表达更为丰富内容的方法。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是一种现代化学手段和趋势。  相似文献   
992.
音乐艺术是感受与表达的艺术,注重发展学生感受音乐和表达情感是现代音乐教育以人为本的特征之一。即兴创作与演奏调动了学生眼、耳、手的感知、支配、协调、合作能力,让学生体验到表达的快乐和创造的喜悦。作为教师和家长,我们不能创造天才,但我们可以创造培养天才的环境。  相似文献   
993.
有一种观点认为,列维-斯特劳斯思想的形成源于与结构语言学的突然相遇。然而,在列维-斯特劳斯的读者的认识中,他的著述表现出一种率直的转变,即从科学现代性工程的话语(知识积累与追求一般性)转变为宣称将文化分解为物理化学现象的话语(这是超现代层面),再从这二者转变为所谓的"文学"语言。这种语言阐述了失落、记忆、向往原始、对人口和环境变化的关注以及文化接触等论题:这些自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思想开始形成起就存在的论题引起了很大争论,可以称之为"反现代的"。因此,本文试图从现代、超现代和反现代三个层面来解读列维-斯特劳斯的著述,这三个层面似乎从其结构主义思想初步形成起就始终存在,并同时延展。  相似文献   
994.
心智哲学是20世纪中末期西方哲学所发生的继语言(义)学转向和语用学转向之后的一次重要转向,它为心理学提供了新的元理论和方法论。(1)为心理学提供了"心智-语言-世界"新的世界观;(2)从哲学角度对人的心理进行了探讨,促进了哲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并互哺;(3)促使人们对"人是什么"重新审视与理解;(4)引发了对以往心理学尤其是主流心理学的基石——身心二元论的质疑;(5)催生了第二代认知科学、活动主义、情境认知等新取向的兴起。它对心理学有很大启示:第一,人工智能、动物研究等研究是有限度的;第二,应重视身体的作用;第三,应重视人的意向性,注重隐喻分析;第四,应关注人的存在,尤其是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5.
采用家长式领导行为问卷、运动价值观问卷、运动动机问卷和运动员精神问卷,对495名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进行调查,以探讨教练家长式领导行为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员精神的影响,及其内在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家长式领导行为对运动员精神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运动动机在其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2)运动价值观在家长式领导行为与运动动机之间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即运动价值观得分越高,这种正向关系也越强;(3)运动价值观对家长式领导行为与运动员精神关系的调节作用,是部分地通过运动动机为中介而产生。  相似文献   
996.
休谟主义者的动机理论是当代道德心理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道德动机的产生离不开信念和欲望的结合,反对道德信念能单独、自在地激发道德动机。本文首先分析了这一理论的基本特征与论证过程。其次,文章归纳了主要反对者的观点,即集中在对欲望和适应指向理论的质疑上。最后,文章利用神经心理学的研究数据,提出道德信念自身无法自在地产生道德动机,回应了反对者的质疑,并认为这一争论是开放而持续的。  相似文献   
997.
仲晓波 《心理科学》2015,(4):807-812
严格意义的实验可重复性指的是实验控制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其结果的可重复性,置信区间是表示这种可重复性的恰当方法,可重复性的提高可通过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中将影响因变量的随机额外变量作为协变量引入来实现;另一种意义的可重复性指的是实验结果的可迁移性,它涉及当控制条件变化时因控制变量和自变量的交互作用而导致的实验结果的变化。在这两种意义下,心理学实验较低的可重复性都源于它的额外变量的庞杂。  相似文献   
998.
本文基于动机行动和成就动机理论,构建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以检验创造性人格对员工创造力产生的作用机理。以251套来自主管-下属配对的问卷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造性人格可预测员工创造力产生,学习目标导向与绩效证明目标导向在两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内在动机能够强化个体目标导向对创造力的作用,并显著正向调节创造性人格对员工创造力的间接效应。最后,论文讨论了研究发现对员工创造力产生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99.
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后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很多含有一些晦涩难懂的内容,甚至有一些宗教和神秘的色彩,涉及的范围包括医学和心理健康、社会科学、哲学、神学和宗教,让人不太容易看懂其中隐含的潜在意义,因此,人们对后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了很多的误解。而在众多误解中,对后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宗教的误解是所有误解中最多、也是最严重的。撰此文在于简要阐明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内涵,分析导致误解的原因,并试图阐明后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宗教间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00.
《学海》2016,(2):36-41
当前,道德冷漠、道德怨恨等社会现象的频繁讨论,使得"我们如何在一起"的伦理认同问题成为现代人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在现代道德哲学家的探究中,认同伦理思想发展的重要基石,在于一种现代社会新自我观的形成与盛行。而诸道德哲学家为之提出的解决方案虽异彩纷呈,但归纳起来主要源自两大思想传统即康德与黑格尔。在泰勒、哈贝马斯和霍耐特等代表性的现代认同理论形态的辩驳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如何对待形而上学这一问题的态度上的分歧,生发出伦理型认同与道德型认同方式之间的冲突与对立,其实质展现出现代性道德难题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即当前社会所需要的,到底是伦理优先还是道德优先?尽管辩驳仍在行进,但对于处在现实伦理生活场域中的道德自我来说,如果"我们"真的要过一种属人的精神生活,那么,对伦理认同问题的未来思考就必须舍弃非此即彼的对立式思维模式,开创一种有关"我们"的全新和解式思维模式,以此来迎接伦理道德发展的新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