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7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474篇
  518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519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464篇
  2007年   253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141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82.
运用基于学校的研究范式,以上海市某中学为样本学校,考察社会参与特色课程学习经历对青少年社会参与素养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1)修学的特色课程门数(量)、情感体验(质)、公共服务动机和社会参与素养两两显著正相关;(2)情感体验和公共服务动机在课程学习数量和社会参与素养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未发现基础课程成绩在链式中介中起调节作用。研究为通过加强课程情感体验进而提升青少年核心素养提供了积极启示。  相似文献   
83.
王振宏 《心理科学》2022,45(6):1367-1374
儿童发展的环境敏感性模型是在整合素质-压力模型、差别易感性模型、优势敏感性模型、情境生物敏感性模型以及感觉加工敏感性模型理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个关于个体与环境因素如何交互影响儿童发展的元理论框架。该模型认为儿童的环境敏感性即儿童感知和加工周围环境刺激信息的能力不同,其发展受到环境影响的大小就不同,高环境敏感性儿童受到环境影响大,低环境敏感性儿童受到环境影响小。儿童的环境敏感性是儿童携带的敏感基因与早期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敏感基因与早期环境共同塑造了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敏感性,从而导致儿童对环境刺激的心理、生理与行为反应不同。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存在基因多态性、神经生理与气质等不同的潜在环境敏感性因子。儿童发展的环境敏感性模型的提出,为从基因-神经生理-环境三项交互作用系统探讨儿童发展的多样性提供了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84.
以"人类是否对自然承担直接道德义务"的问题为根据,可以将西方环境伦理学划分为非人类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环境伦理学存在尖锐的分歧和激烈的争论背后却具有理论基础、价值立场的一致性。从理论基础的一致性看,它们都割裂自然观与历史观的辩证统一关系,这使得它们不去探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下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实际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关系是如何断裂的,进而把生态危机的本质归结为生态价值观的危机,秉承的都是一种抽象的文化价值决定论;从价值立场的一致性看,它们不仅都是为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辩护的伦理学,而且漠视人民群众和发展中国家为了消除贫困追求生存的发展权与环境权,是一种以追求"生活质量为导向"的"西方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学。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开始于对西方环境伦理学的引进、评介,由此形成借鉴或认同人类中心主义或非人类中心主义两种类型的生态文明理论。随着学术界对西方环境伦理学在理论基础和价值立场上的缺陷的认识更加深入,学术界提出了环境伦理学本土化的理论主张,这也使得学术界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在吸收西方环境伦理学积极成果的基础上,建构中国形态的生态文明理论,...  相似文献   
85.
从道德哲学角度考察和反思近些年来伤害无辜民众的社会恶性事件,可以看出,它们既是严重危害社会的公共安全事件,更是关涉到人的精神层面的伦理事件,其精神根源是“怨恨”。“怨”作为“自我心灵折磨”,直接导致个体的“精神沉沦”,并以“匿怨”的形式破坏着个体“正人心”的内在德性修养。由“怨”的“自我心灵折磨”向“恨”的“自我心灵毒害”的转化,使“恨”在精神中又一步步由意识透过情感态度,现实化意志行为,最终摧毁个体与伦理实体之间的精神联结。因此,要有效化解“怨恨”的分离力量,需要发挥“爱”的伦理同一性力量,即培养个体“爱的能力”。首先,应当发挥家庭以“爱”为核心的伦理教养功能;其次,需要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为培养个体以“正义感”为核心的“爱的能力”提供制度保障;最后,对德性的向善性和“爱”的伦理同一力进行“精神融合”,从而促使个体以德性的超越力量从各种人生困境和人伦矛盾中超拔出来,以获得安身立命的精神根基。  相似文献   
86.
通过环境声音命名实验收集了120个环境声音的H值(命名不确定程度)、命名一致性百分数、概念一致性百分数、命名反应时数据及环境声音的熟悉度、代表性、命名自信心、唤醒度、愉悦度与可想象性维度的评级数据。通过因子分析确定了影响环境声音命名的两个关键因子。通过K-means聚类分析法区分了环境声音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建立了有效的分类模型。研究结果可以为使用环境声音作为实验材料的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实验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87.
境遇伦理学是方法而不是体系;境遇伦理学认为任何事物正当与否,均因具体境遇而定;爱是永恒的善;爱是唯一的规范;爱同公正是一回事;爱不是喜欢;爱证明手段之正当性;爱是当时当地做决定。境遇伦理学厌恶伦理学的律法主义,反对僵硬不变的伦理规范教条;境遇伦理学对于处理生命伦理学的一些两难问题,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8.
诺顿提出了一种新的归纳理论:实质归纳理论,力图解决恼人的休谟问题。他认为在形式归纳理论中,归纳推理的有效性源自普遍推理模式。而在实质归纳理论中,归纳推理的有效性依赖实质事实。这就把对归纳模式的辩护转换为对实质事实的辩护,休谟问题也随之消解。针对实质归纳辩护进路的两个批评,诺顿一一予以了回击。在此基础上,他建立了一种拱门结构的非层级经验主义。然而,我们发现,诺顿的实质归纳辩护进路还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  相似文献   
89.
人性作为社会理论的最重要术语之一,马克思和自然法理论家都对它进行描述并将其视为理论根基。然而,在理论的演进过程中却出现了分野。一方面,引起了后继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诸多误解,另一方面导致了自然法理论的基督教化。通过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与自然法理论之间的关系,勾勒一种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最相容的自然法理论(历史可变的自然法理论)显得十分必要。只有依靠对人类社会具体而精确的细节分析,才能描绘出一幅可期待的未来社会发展图景。  相似文献   
90.
某个事物的信息,就是该事物所呈现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因此,一切科学研究的活动,实质上是一种"获得信息、加工信息、提炼知识"的活动,也就是一种信息活动,服从信息科学的规律。而且,现代的科学研究通常是交叉科学的研究,需要按照生态学原理和谐地发挥学科群内所有学科的积极作用。因此,"信息生态方法学"将提供有效的方法,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以及技术科学领域的信息生态过程,进而更好地利用科学研究中的信息生态过程,把科学研究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