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9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27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现在孩子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家长对幼儿园环境的选择越来越苛刻,因此,大环境我们老师无法改变,主题墙的环境老师可以自由做主。大家都知道,幼儿园环境是幼儿获得发展的重要教育资源,是幼儿园隐形的教育课程。幼儿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其中,活动室主题墙面环境是幼儿园重要的物质环境之一,它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特点,与幼儿相互作用,影响幼儿的发展。在墙面环境创设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装饰为主,功能单一、教师为主,主体失衡、静态为主,互动缺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幼儿园这几年以《纲要》为指导,从环境育人的角度出发,开展了“与墙壁对话”创设的实践与研究,旨在突显环境创设中的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更好地发挥环境作为教育资源的潜在功能,让幼儿在与墙面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2.
孟鑫 《四川心理科学》2014,(14):138-138
本论文从托马斯·哈代的自然主义观点探讨了女主人公苔丝悲惨命运的成因,哈代的自然主义观点具有宿命论的意味,并通过自然环境与人物心理的变化来集中表现,对其进行探讨对于研究哈代的自然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3.
案例背景: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这就是说,环境设置的真正意义在于利用环境进行教育。“墙壁”环境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部分,也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让我们幼儿园的每一面墙都能说话”成为幼儿教育教学的现代理念和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4.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同样,没有批评的教育就更不完整了,教育没有批评就像人没有了眼睛一样。教育是社会、学生家长、学生、老师四部分共同组成的,四者缺一不可,没有好的社会教育环境,教育根本无法做好。但是目前的教育,却使得四者之间的关系是如此的紧张与不和谐,其中,教师教育方法是否得当是关键,而批评是教师教育方法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班主任的工作中不断的摸索,并有几点心得。  相似文献   
65.
随着进城务工人员逐年增多,学校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大。由于这些孩子成长环境的独特性,就英语学科而言,他们不爱英语,不喜欢交流。英语是工具语言,语言使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借助语音来表达思想和传递信息。朗读十分重要。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也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6.
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环境描写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整篇小说的成败。现实主义大师鲁迅先生对于“应环境而产生的”文学作品的环境因素是十分重视的,在他的多篇小说中,景物描写都非常成功。在《祝福》中通过“雪”所创造出来的气氛也是令人难以忘怀的。在整个故事的进程中,作者总共五次提到了雪。  相似文献   
67.
近10年来,对亲环境行为前因变量的研究逐渐从行为主体的个体内部因素转向行为相关的社会外部因素。本文对影响亲环境行为的个体、群体以及社会层面的相关变量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包含微观(个体内部因素)、中观及宏观(外部情境因素)不同层次的前因变量,并对亲环境意愿与行为加以区分的系统整合模型。根据该模型的理论框架,指出未来对亲环境行为研究的具体方向及对我国环保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68.
词语后情绪环境对其中的事件记忆产生影响,但是事件后情绪环境如何影响记忆加工仍不清楚。不同的情绪环境理论—“唤醒偏向竞争理论”,“拓宽-建构理论”,“记忆中心的积极情绪促进理论”支持情绪促进的不同本质。已有的研究表明,注意在情绪记忆中有重要作用。实验一、实验二分别探讨词语后情绪环境对其语义加工与内源源加工和外源源加工的影响。与中性环境相比,积极与消极情绪环境阻碍了外源源特征的加工; 与中性环境和积极情绪环境相比,消极情绪环境阻碍了内源源特征的加工。实验结果支持“唤醒偏向竞争理论”,同时表明“评估”和“注意放置”在情绪环境影响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9.
马冰  杨蓉  杜旌  马贵梅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11):2381-2394
企业往往在员工管理和组织创新上处于“两难困境”——难以提供稳定工作但又不得不依赖员工实现组织创新, 这就使得研究员工工作不安全感对创新行为的影响至关重要。企业员工遭遇不同环境威胁带来的工作不安全感时, 创新行为存在差异。本文在威胁焦点下深化工作不安全感概念, 并基于“以变量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的研究思路, 探讨其对创新行为的差异化影响过程。首先, 结合环境威胁来源与主观感知, 把工作不安全感分为岗位焦点工作不安全感和人员焦点工作不安全感两个维度, 并将编制测量量表。其次, 期望运用纵向研究设计, 通过分析多时点的员工-主管配对数据, 基于情境调节焦点和工作激情的链式中介作用, 来揭示岗位焦点工作不安全感对创新行为的负向影响, 以及人员焦点工作不安全感对创新行为的倒U型影响。最后, 将采取“以人为中心”的研究思路, 运用潜在剖面分析方法探讨工作不安全感潜在类型及其对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推进工作不安全感的概念和效用研究, 也为企业如何有效促进创新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0.
以“人类是否对自然承担直接道德义务”的问题为根据,可以将西方环境伦理学划分为非人类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环境伦理学存在尖锐的分歧和激烈的争论背后却具有理论基础、价值立场的一致性。从理论基础的一致性看,它们都割裂自然观与历史观的辩证统一关系,这使得它们不去探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下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实际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关系是如何断裂的,进而把生态危机的本质归结为生态价值观的危机,秉承的都是一种抽象的文化价值决定论;从价值立场的一致性看,它们不仅都是为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辩护的伦理学,而且漠视人民群众和发展中国家为了消除贫困追求生存的发展权与环境权,是一种以追求“生活质量为导向”的“西方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学。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开始于对西方环境伦理学的引进、评介,由此形成借鉴或认同人类中心主义或非人类中心主义两种类型的生态文明理论。随着学术界对西方环境伦理学在理论基础和价值立场上的缺陷的认识更加深入,学术界提出了环境伦理学本土化的理论主张,这也使得学术界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在吸收西方环境伦理学积极成果的基础上,建构中国形态的生态文明理论,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理论谱系的生态文明理论,并最终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西方环境伦理学关于生态本体论、生态价值观等问题的争论,对我国不同理论谱系的生态文明理论都产生了影响,厘清这种影响不仅有利于促进环境伦理学的本土化,而且有利于我们建构一种能够既维护中国的发展权与环境权,又有利于促进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形态的生态文明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