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5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5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在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虽然人们在平等理论上纷争不断,但是人们聚讼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什么的平等?”这一问题上,其中约翰·罗尔斯的“基本善的平等”是一种较具代表性的观点,在当代平等理论的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在以阿玛蒂亚·森等人为代表的能力分析路径看来,罗尔斯的平等观忽视了人际相异性,并没有注意到那些拥有严重能力缺陷的人的需求.实际上,森在一定程度上误解了罗尔斯的平等观,罗尔斯的平等观能够容纳森的批判,只要扩展罗尔斯的基本善的指标,就可以将森的能力分析路径包括在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罗尔斯的平等观是免于批判的.  相似文献   
102.
对环保行为的心理学解读——规范焦点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规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常被低估.通过将社会规范区分为描述性规范和命令性规范,并强调注意焦点的作用,规范焦点理论重新强调了社会规范的重要作用.根据规范焦点理论,不同类型的社会规范有不同的作用,恰当地使用相应的社会规范信息对环保行为进行干预,可以减少乱丢垃圾、促进垃圾分类,改善节能、节约和保护资源等行为.立足于环保应用,总结了运用这种既科学又省力的措施时应注意的问题.最后,从文化差异和我国社会现阶段特征两个方面,论述了规范焦点理论及其所倡导的措施对我国环保工作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3.
偏离行为的研究在社会学和组织行为学领域都有较丰富的成果,然而其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对社会或组织产生负面作用的消极偏离行为。近年来相关领域的学者越来越关注积极偏离行为(Positive Deviance, PD)的研究。该文综述了关于积极偏离行为的定义的各方观点,同时分析了积极偏离行为与相似构念的差异,并综述了积极偏离行为的测量方式,以及积极偏离行为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最后对积极偏离行为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4.
情感主义德性伦理学:一种当代的进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德性伦理学的哲学思潮中,较之于学者们普遍重视的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传统,相对受到忽视的休谟的情感主义传统反倒更有可能为我们提供一种德性伦理学在当代复兴的思想源泉,在与儒家德性论会通的语境之下尤其如此.当代道德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印证了休谟的移情观念,而这一移情观念又可以用来对道义论进行一种情感主义的辩护,即一种建基于移情观念的当代情感主义德性伦理学.  相似文献   
105.
儿童图式特征的认知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三角验证法对长春180名10.1-15.3岁儿童进行研究,以自然范畴的事物、家庭内外事件和熟悉的文本为测验材料,探测了儿童对图式特征的认知特点。结果发现:(1)儿童对自然范畴、事件、文本图式特征的认知存在三级水平:①成分水平,②成分与整体水平,③整体水平。这三级水平与儿童思维特点相一致并受生活经验或事件的制约。(2)儿童对三类图式特征认知是随年龄的升高而不断提升的,其标志是对图式本质的理解、概括与把握不断加深,到13岁以后儿童对三类图式特征的认知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06.
卫生改革的重点必须放在政府部门;公共卫生,预防与初级医疗保健是人类生存的需要,带有鲜明的公益性和福利性。应由政府投资为主筹集资源,以国家投资为主体负担费用,这个层次的卫生服务产品,属非商品经济部分,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不能引进市场经济,个人对健康负有重要责任,包括:选择医疗保健,决定花费数额,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的养成,主动接受健康教育,抵抗压力,支持国家与地区的卫生保健政策;个人对自身健康负责是一种道德责任,健商(health quotient)这一重要概念,具有伦理价值和普遍的医学人类学意义;个人对健康负责是一种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107.
论脑死亡立法的生物医学基础、社会学意义及推动程序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 ,以脑干死亡作为临床死亡诊断的标准已为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所接受 ,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界定 ,以保障现代医疗实践的顺利进行。到目前为止 ,除台湾、香港外 ,我国主体行政管辖区内尚无一份正式的关于脑死亡的法律、法规、规章、条例。因此 ,医疗实践仍以传统的心跳停止作为死亡的标志。这种落后的医疗常规严重阻碍了我国人文学、社会学、法律学、卫生经济学、器官移植学等全方位的发展。脑死亡后毫无意义的继续抢救正在给有限的人力及医药资源造成巨大的浪费 ,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就脑死亡立法问题提出若干个人研究…  相似文献   
108.
交流 诠释 求同尊异——关于生命伦理学的跨文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生命伦理学的跨文化研究,重在诠释不同文化传统伦理观念的历史轨迹,尊重道德的多元性,同时寻求共同点,以促进人类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不同伦理思想的交流中形成的某种共识和趋同,是社会共荣和医学发展的需要。否定伦理观念的多元和把伦理观念多元绝对化,都无益于人类健康事业的繁荣。  相似文献   
109.
宋国宾:近代医学伦理学的先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国宾 (1893- 195 6 ) ,字恪三 ,江苏扬州人。他曾在巴黎学医 ,获博士学位。他先后任震旦大学医学教授 ,上海医师公会主席 ,中华医学会业务保障委员会主席等职务[1] 。在近代医学界为推动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 出版第一部医学伦理学专著民国时期 ,特别是 1932 - 1937年 ,医界处于“同道之争论 ,医病之纠纷 ,日充不休”的状况 ,宋国宾深感“为名医易 ,为良医难”。他致力于医学伦理道德的宣传 ,拟订了《震旦大学医学院毕业誓言》、《上海市医师公会医师信条》等医生行为道德准则 ,并于 1933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医学伦理学专…  相似文献   
110.
先验主体性与客体性尽管在概念上相互对峙,但作为人类经验与实践的出发点,它们在运作上却从一开始就是浑然一体的。构成主体性是让在时空中对象化了的客体呈现在主体面前并获得意义的意向结构,意动主体性却是让主体获得目的性并将目的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对象化的意向结构。在构成主体性和意动主体性之间的互动中协辩理性的介入,是使规范伦理学有可能在交互主体性的平台上展开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