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2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学科教学策略对高中生学习适应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自然教育实验法,探讨学科教学策略对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学科教学策略的运用,有效地提高了优秀生和普通生的学习适应性的整体水平;(2)学科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其中学习独立性、学习计划性、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最为明显;(3)学习适应性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22.
《黄帝四经》“道生法”命题以“自然法”开出“世间法”,这一方法论指向一方面使得黄老之“法”向上获得道家学统渊源及形而上学依据,从而沟通天人.另一方面,在向下的落实上,“道生法”命题表现出道家“因循”自然万物所呈现的法度来指导人事的特征,而此“法”又分开两个相互关联的维度:一是隐性的作为处理人与自然万物关系之法,该“法”表现出因物制度、因形建名的标准理性思维特征,追求测度计量的精确可量化,强调名实的精准,蕴藏着走向“科学”的趋势.二是显性的作为一种宪条律令之法,体现“道”至公无私的特性,取法自然物性为人事衡量评判的依据,强调对于法令的理性利用和对最高权的限制,从而在根源上弱化和消解君侯个人意志及强权对于国家治理的干预,有开出民主的趋向.  相似文献   
23.
谢炳国 《天风》2018,(1):53-53
据《新京报》报道:近两个月,上海2岁半的东东开始成片掉头发,头顶出现四五个硬币大小的秃点,被医生诊断为斑秃。原来,为了明年能上一家知名幼儿园,妈妈给东东报了英语、数学、钢琴、画画、小主持人5个培优班,结果东东压力过大导致免疫力下降脱发。医师建议,学习并不是孩子生活的全部,尤其是才2岁大的孩子,  相似文献   
24.
从“畏死的恐惧”出发重塑扎根生命的道德基础,即道德行为和“生-生”式的道德关系是人的本真需要,道德权威性的根据是人类生命共同体这一“内在永恒大我”和人的本真存在方式的需要。这拯救了道德相对主义,也使个体作为潜在的人类生命共同体而能以“与永恒相关的生命意义”推开恐惧。进而,道德行为是出于内在自由而达于实在的自由的。道德主体应具备的道德实践能力包括独立能力、通达能力和勇气。生存性境况中的原子式个体不具备道德实践能力,生命境况中的“超个体的个体”才有此能力。由此,人类道德无力症和道德冷漠症的根源是西方主流伦理理论的前提错误,即以原子式个体充任道德主体。它是医疗纠纷和暴力频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25.
唐以前嵩山道教的发展及其遗迹——中岳嵩高灵庙之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登封县境内的嵩山,古称太室或天室,居五岳之中,自古即为华夏民族所奉祀的名山。《史记·封禅书》称:“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传说作为古华夏族之一的炎帝族(神农氏、姜姓),在上古从西北进入黄河中游,曾长期居住在嵩山附近的伊水、洛水流域。其中有一支奉伯益为始祖的部落,号称四岳,以崇拜山岳为特征。后来西周时的齐、吕、申、许四个姜姓国,据说即四岳的后裔。《诗经·大雅·崧高》有云:“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按“申”、“甫”即申氏、吕氏。诗中说他们都是嵩岳神的子孙,辅佐西周王室的大臣。又据《史记·周本纪》及《逸周书·作雒篇》  相似文献   
26.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在惠心僧都源信(942~1017)以来一直到法然上人(1133~1212)的日本净土教方面,不用说,对净土教学人的思想形成起着重大的作用。首先是源信,他在宽和元年(985)十一月著述《往生要集》三卷,大力宣说弥陀净土教的信仰,其影响不仅限于佛教界,而且波及于各个方面。《往生要集》引用善导的著作有《观念法门》、《往生礼赞》和《观经疏》。其中“玄义分”  相似文献   
27.
1、什么是观想念佛观想西方弥陀净土的庄严美妙以及佛的形相和功德成就,叫做观想念佛。观想念佛是单纯观想西方净土诸相,不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去体验实相,亦即不必去作哲理性的探索。因此,比起实相念佛来,是低一个层次的念佛方法。观想的内容,世亲《往生论》举二十九种,称二十九观,前面已经介绍过。《观无量寿经》举十六种,称十六观,即:日想观、水想观、地想观、树观想、八功德水想观(宝池观)、总想观(宝楼观)、花座想观、像想观、佛身观(真身观)、观音观、势至观、普观、杂想观、上辈观、中辈观、下辈观。  相似文献   
28.
《佛教文化》期刊(1992.1—2)中,载有张中行先生写的《禅的禅外说》一文,他举出禅外说禅的四点理由:一、有怎样想就怎样说的自由,没有在禅堂参禅的麻烦。(不求参究但要弄清开悟所得是怎么回事?)。二、禅,作为文化史的一种现象,记述事实,分析因果,评定是非,只能站在禅外。三、禅境迷离恍惚,难于理解,必须使常人清晰易解,容易接受。四、有关史料问题,去伪存真,应站在禅外。其中心思想,如他说:“说禅,我站在禅外,以科学常识为依据,解释、衡量看似难解的种种。”他如何以科学常识解释禅。  相似文献   
29.
吴昂 《佛教文化》1994,(2):25-25
情爱,是人生中难以排除的部分。情爱到了痴心的程度,便可以不顾一切。在局外人看来,几乎是颠颠倒倒。所谓“人生无少长,颠倒是情痴”,这两句诗讲的便是这情态。  相似文献   
30.
鄂淑华 《天风》1994,(5):19-20
少年人讲前途,老年人谈以往。蒙神带领今年已经八十六岁,回忆一生的经历坎坷不平,概括起来有三次火的试炼。 不幸的身世 神使我出身为一个孤儿,没有尝到父母的爱,只把奶父母当着自己的父母。六岁被接回孤儿院,心中常常难过,想到自己是孤儿,是世上最苦的人,享受不到亲生父母的疼爱体贴,似乎低人一等。长大了不愿意人知道我的身世。常想,世上那么多的人,神为什么叫我做孤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