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王沐 《中国道教》1988,(2):31-34
道教养生,以阴阳为主,阴静阳动,各有不同。一般讲“体”指静态位置,讲“用”指动态的运用方法。兹分别对“四秘窍”以及它的“体”和“用”,略加介绍。四秘窍是:一、玄关一窍,二、阴跷,三、丹田,四玉枕。因为丹功炼的是返老还童,益寿延年的方法,而以调动本身青春活力为主。此四秘窍不只停留在炼气上,在叙述之前,先将功法前段体用进度列一简表: 第一、筑基入手功夫阶段 (一) 筑基炼神。体——心、神。用——(?) (二) 筑基炼气。体——气: 先天气,后天气。用——呼吸(后天): 正呼吸(后天):即用肺的自然呼吸。逆呼吸(向先天过度):吸气腹向内收,呼气腹向外鼓。  相似文献   
42.
陶金 《现代哲学》2017,(4):154-160
本文在对日本学者宗教对话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全球化时代诸宗教间对话向"实践模式"转型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与有待破解的难题。通过援引日本学者提出的"活私开公"之公共哲学理论,进一步分析了破解转型期宗教间对话困境与难题的方法,即诸宗教在相互尊重独立性的同时,要以"活私"的态度、"开公"的姿态肩负起宗教对于人类社会的"公共性的责任",针对人类社会面临的紧迫难题,展开互助与协作。  相似文献   
43.
杜鹃花开     
迁入新居后,年近不惑的妻子忽然爱上了养花。她说“花能净化空气”、“花能使人的心情愉快起来”、“家中有花就显得有生机”等等。  相似文献   
44.
普雅花生长在南美洲安第斯高原上,历经百年的风雨才开花。花开时极为壮观:花穗巨大,形如铁塔;万朵锦簇,云蒸霞蔚。流溢的浓香浸润着贫瘠的土地,让人痴迷,让人沉醉。普雅花用百年等待只为一次开花,值吗?要知道等待是寂寞的,等待是孤独的,等待是漫长  相似文献   
45.
程然 《佛教文化》2011,(5):116-118
《次第花开》这本书在成书之前,我已经有缘拜读过。那是海南社的编辑打印出来快递给我的文稿。这是来自希阿荣博堪布在网络上对大众开示的集结本,文字简明,切中要害。让人在闻思方面有豁然开朗的感受。  相似文献   
46.
由尼山圣源书院主办、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协办的尼山论道.2010于8月26-28日在山东泗水圣源酒店举行,来自海内外的30余位代表和国内高校的40多名研究生齐集一堂,围绕儒学的继承与创新这一主题畅所欲言,为儒学在当代的复兴又增添了色彩浓重的一笔。此次论道正如中国社  相似文献   
47.
内丹,道家之瑰宝。悟道、修道之硕果,直至成道,突破虚空为了道。而世人难窥其貌。 唐宋时期,道教内丹之学兴盛。崔希范是此际著名的炼丹家,其著《入药镜》阐述了内丹理论,成为著名的内丹著作。关于真人生平事迹无从考证,但在《修真十书》卷21《天元入药镜》卷首说:“余少游云水,曾遇至人论养生之术,修龙虎之要,须知山川福地,异境灵坛,苦历烟霞。  相似文献   
48.
新农 《天风》1995,(9):24-24
提起无锡县硕放,大家很熟悉,因为它位于沪宁铁路线上,但离此不到4里路有一个小镇叫大墙门,一般人可能不太知晓。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工农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兴起,墙门镇呈现了一派兴旺发达的景象。这里的教会也兴旺发展,去年仅用几个月时间在镇北一条公路旁新建了一座雄伟壮丽的基督教堂。初来的人如不知教堂在哪里。  相似文献   
49.
李全海 《天风》1995,(10):31-32
柳江曲折蜿蜒,源远流长,它以甘洌的江水哺育了沿江两岸的壮族及其他兄弟民族的人民。很久以来,各民族人民便栖息在这块土地上,和睦同居,共同在这里繁衍生息,辛勤劳作。在柳江的岸边上有一个小县城——大埔镇,近几年来,福音事工在这里开展得如火如荼,信主人数日渐增多。柳城县原来没有教堂。  相似文献   
50.
花开不寂寞     
那年初冬,我赋闲在家,整天无所事事,便隔三差五地爬上我居住的那座七层楼去散心。往往一待就是小半天,看云舒云卷,观日出日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