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堪称马克思思想"眼睛"的《论犹太人问题》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学术探索,留下了大量的富有启迪性的解读。这些解读尽管角度各异,妙论纷呈,但就解读诉求来说,可以归结为"既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与"择其要旨"。就"择其要旨"来说,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表述的观点可概括为:(1)人权天然属于"犹太人";(2)现代人都是"犹太人";(3)人的解放与希望在于告别"犹太人",成为"新人"。概言之,马克思对"犹太人"的剖析就是对"现代人"的剖析,含蕴在其中的对"犹太人"的反思正是对"现代人"的批判性反思,他希望人们告别那种视金钱为上帝、视人生为利己的占有性人生的现代性观念。  相似文献   
72.
2012年5月13—14日,由河南大学犹太研究所、历史文化学院共同主办的"河南大学犹太研究所成立十周年暨犹太学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在古都开封召开。会议邀请到来自加拿大、英国、以色列等国以及国内北京、天津、哈尔滨、济南、烟台、上海、西安、成都、重庆、南昌、长沙及河南省内高校及科研、出版单位的百余名代表与嘉宾出席。此次研讨会系庆祝河南大学犹太研究所成立十周年的主题活动,吸引了中国犹太学研究的众多专家学者齐集一堂,因此也是近年来中国犹太研究界所未有的空前盛会。会议讨论的主要议题包括:  相似文献   
73.
李世峥 《天风》2013,(5):28-29
施洗约翰是先知传统中断400年之后的首位先知,所以他一出现,就引来众多犹太人的关注。当他"在犹太的旷野传道"时,"耶路撒冷和犹太全地,并约旦河一带地方的人,都出去到约翰那里,承认他们的罪,在约旦河里受他的洗"(参太3:5—6)。此人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然而,这位先知的辉煌时期并不很长,就在事工开展得如火如荼之际,与他同龄的另一位先知——耶稣——出现了。约翰曾向他的听众推荐过耶稣,而现在的耶稣却正在全面超越约翰,并且大有取而代之的趋势。面对此种境况,约翰的门徒看不惯,也想不通,于是愤愤不平地报告老师:"拉比,从前同你在约旦河外,你所见证的那位,现在施洗,众人都往他那里去了。"约翰门徒的话中,流露出对耶稣的妒忌和不满,似乎有制止他的冲动。面对"后来者居上"的现实,约翰门徒的心态符合一般规律,但没有得到老师的认可。约翰如此劝勉门徒:"若不是从天上赐的,  相似文献   
74.
彼得与鸡叫     
陈志华 《天风》2014,(6):53-53
在耶稣十二门徒中,彼得无疑是认知度很高的一位,这不只因为彼得总列在门徒名单中的"头一个"(参太10:2:可3:16),也不只因为他"犹太人使徒"的身份,更不是因为其心直口快的性格。究其原因,乃在于他三次不认主的惨痛失败,以及在失败中的迅速转回。从在耶稣前的信誓旦旦,到小侍女前的逃之夭夭,最后在酷刑前的铮铮硬骨,我们自己的影子也浮现其中,耶稣奇恩大爱更跃然纸上。而"鸡叫"也使彼得的名字平添了几许传奇色彩,圣经记载,当彼得第三次以发咒起誓否认主时,鸡就叫了(参太26:74)。但在释经中对于"鸡叫"却出现了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75.
王荣伟 《天风》2013,(11):30-31
2013年10月16日,一位老牧师在电话里激动地告诉我:“今天《新民晚报》刊登的为犹太人保管书籍的人是我们怀恩堂的信徒……”于是,10月19日,记者如约来到上海市基督教怀恩堂,采访了央视及申城各大媒体报道的为犹太人保管书籍的潘碌姊妹,见证了她及其公公家三代基督徒的承诺与守护。  相似文献   
76.
以公义为核心的慈善活动是犹太教道德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犹太教教义中,行善是上帝的诫命,是犹太人特别是犹太富人应当履行的义务。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犹太人自圣经时代就发展出十一税等许多救困扶贫的慈善活动,到拉比犹太教和中世纪时期,犹太人又逐渐发展出众多慈善组织和机制,犹太人的慈善传统日益走向成熟。犹太慈善传统有着不同于其他民族文化的独到之处,这不仅对于犹太人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有积极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77.
张倩红  朱晓 《学海》2011,(3):73-79
1290年英王爱德华一世对犹太人的驱逐是欧洲历史上发生的首次大规模驱犹事件,凭借犹太人对王权的依附,王室对犹太人严重剥削,导致犹太人对王室财政支持能力下降;犹太人从事放贷业引起中小地主的土地流转,集中到教会和大贵族手中,对王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爱德华一世企图鼓励犹太人改宗,但是犹太人对本民族宗教的坚定信仰使国王的政宗政策以失败而告终;英国国内频繁出现的血祭诽谤案引起普通民众反犹情绪高涨,这一切最终导致爱德华一世驱犹事件的出现,并为欧洲大规模驱犹树立了一个样板。  相似文献   
78.
耶稣讲完了这一切话。(26:1)耶稣就要赴死了,天主在耶稣身上的救世计划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时刻,这时,玛窦交待了一句:耶稣讲完了这一切话。这一切话指什么?当然指耶稣刚说过的话,如就天国讲的十童女的比喻、塔冷通的比喻以及公审判(参25章),但还有另一种可能,即包括在此前说过的所有的话,亦即耶稣就天国的奥秘宣讲的一切。在耶稣对自身默西亚身份的认识中,受难意识早  相似文献   
79.
纵观天主教的发展史,从基督创立教会之始,宗徒们就做出了与社会相适应的榜样。圣保禄宗徒遵照基督福音精神“同犹太人,我就成为犹太人,为赢得犹太人,……”(格前9:1-26)的福传思路,开创了部分外方传教的新局面。 早在1582年,意大利人利玛窦奉派  相似文献   
80.
雪峰 《天风》2012,(12):52-53
腓立比是一座外邦人居多的城市,由于没有犹太教的信仰背景,这里的居民比犹太人更容易接受福音,所以腓立比教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令人遗憾的是,教会成立不久,就有犹太人潜入其中,向已经归入基督的外邦人大肆宣传律法、鼓吹割礼,致使部分信徒对信仰产生了疑惑,有人甚至萌生出改信犹太教的念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