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从犹太教到儒教:开封犹太人同化的内在因素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的开封犹太人问题一直是学术界所关注的话题。国内外学者充分地肯定其外在环境与外来影响,而恰恰忽略了从犹太人自身的角度探讨其内在的、也是最主要的因素。本文认为,开封犹太人同化的最根本动力来自犹太社团内部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即犹太人对犹太教信仰的逐步淡化和对儒教的深层次认同,犹太教的儒化过程正是开封犹太人的同化过程。文章试图以儒家思想所造就的文化氛围为宏观背景,探讨犹太教与儒教的文化交往与涵化,分析开封犹太人认同儒教的种种表象以及形成这些表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22.
梁中芳 《学海》2007,31(6):97-101
苏联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不断拉大是形成1970年代犹太移民潮的一个重要因素.西方国家和以色列成为苏联犹太人移民的两大去处.犹太民族地区差异及民族认同感的强弱、国际救助机构对他们移民去向选择有很大影响.同时,犹太移民潮对苏联国内的政治生活、其他民族的民主意识以及社会文化生活等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神就是爱     
张有正 《天风》1996,(11):2-3
经文:“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3∶16) 我们的信仰,是讲爱的信仰,因为“神就是爱”(约壹4∶8)。在全部圣经中,有一节最宝贵的经文,是历世历代信徒最熟悉的,完全体现了神对人的爱,那就是约翰福音3章16节,马丁·路德称这节经文“是福音中的福音”。  相似文献   
24.
25.
信德与谦德     
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段福音,其中主要讲了外邦人百夫长的信德与谦逊的问题,现针对此谈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我们来看当时犹太人与外邦人的关系。他们之间是相互敌对仇视的。外邦人认为犹太人是肮脏的民族,犹太教是野蛮迷信,敬拜驴头等等;而犹太人又认为外邦人是不洁的,可憎恨的,只有他们自己是圣洁的,是天主所特选的民族,也只有他们才能得救,这是犹太人对自身的看法和认识。 我们从福音中知道,百夫长是个外邦人,具有良善美好的品格,对犹太人宽宏大量,虽然从来没有见过耶稣,只是由别人听过他的事,所以,我们从福音中看到,…  相似文献   
26.
岁首与年终     
陈志华 《天风》2014,(1):40-40
<正>每每在春节之际,基督徒都喜欢用经句互相祝贺和劝勉,而《申命记》11章1 0节至1 2节,无疑是大家最乐为引用的经文:"你要进去得为业的那地,本不像你出来的埃及地,你在那里撒种,用脚浇灌,像浇灌菜园一样。你们要过去得为业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润之地,是耶和华你神所眷顾  相似文献   
27.
徐晓鸿 《天风》2018,(10):28-30
当时见者,向石忽人具论,于石忽人大赐财物,所以借问逗留,有何可见,因何不说1。当时看见的人,向犹太人作了详细的报告,于是犹太人用财物给了重赏,并且询问(天使)停留的情况,有什么看见,并告诉(守更者)为什么不能说出去。此时更人云:一依前者所论,弥师诃从死起,亦如前者说2。这时守更的人说:完全按照(你们)前面所定的去说,救主如何死的,也按照前面所定的去说。  相似文献   
28.
李世峥 《天风》2012,(12):16-17
在使徒时代,教会尚属“新生事物”,并没有被那个时代所理解、所接纳。在这种情况下,教会的每一个举动,都有可能成为获取社会和民众认可的机会。据《使徒行传》3章记载,彼得、约翰曾借着对一位瘸子的医治,向在场的犹太人展示了教会的见证,使他们“满心希奇惊讶”。在这个过程中,彼得说了一句重要的话——“你看我们”,这是引起瘸子注意并引来众人关注的直接源头。“你看我们”,这是教会为见证基督的荣耀而向社会和民众发出的邀请。  相似文献   
29.
起来行走     
何介苗 《天风》2008,(10):6-8
犹太人遵行一日三次的祷告:上午九点、下午三点、黄昏日落时。在这些时间里,虔诚的犹太人都会进圣殿祷告。彼得和约翰在申初即下午三点的时候上圣殿去。当他们来到一个名叫“美门”的门口的地方,有一个是生来瘸腿的人,在那里乞讨。犹太人认为,生来有残疾的人,其病根在于父母犯罪,报应所致。这里强调人的罪,如同这个人的病,非人能治。因为,即或天天有人抬他来,也解决不了问题,即或有人救济,也解决不了他的问题,几十年了,他还是瘸子。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是一种高贵的风尚,但如果入单单的寄希望干别人的帮助,那是可悲的,也靠不住,人可以帮人一时一事,但人帮不了人一生一世啊。有意思的是,这个“美门”的原文词义是叫得胜的门,遗憾的是几十年来,别人和他自己都无法得胜自己的疾病。在靠人无望的时候,没有信仰的人往往会绝望,而一个信幸的人仙曲滓膏力和盼塑刚今事抽毒沣曲仰望耶稣甚督  相似文献   
30.
生命的意义     
叶东升 《天风》2008,(22):14-16
引言主耶稣在设立圣餐时曾宣告说:"你们也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路20:19)犹太人所理解的"记念"(Anamnesis)正是表明"重演"的戏剧性,与中国人所理解的意义是不一样的。这个词不单指"脑中的记忆"、"心中的回忆"的那种理性主义的传统解释;相反,则是注重言语和行为上对往事的表达或重演,使该事的果效现时仍有效,依然产生影响,就如此时此地经历一样,表彰基督。而我们之所以记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