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0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大学生上网行为、态度和人格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研究使用自编大学生上网成瘾诊断问卷、自编上网行为和态度问卷以及三个人格量表,对上海市6所高校370名大学生的上网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上网成瘾的大学生在上网的行为和态度上明显不同于非成瘾的大学生,他们表现出高开放性、社交性、胜任能力和匿名性,并且更认可网络交流的便利性。(2)上网成瘾的大学生比非成瘾的大学生明显表现出孤独、抑郁和焦虑的人格特质。(3)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社交性”、“交流便利”、“焦虑量表分数”、“开放性”、“胜任能力”对大学生陷人网络的程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2.
青年罪犯的人格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俊梅 《心理科学》2005,28(1):217-219
采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问卷,分析比较了青年罪犯与青年学生的人格特质、次元人格因素、应用人格因素。结果表明:青年罪犯与青年学生在8种人格特质(C、F、G、H、L、Q1、Q2、q)、1种次元人格因素(X2)、1种应用人格因素(Y4)上存在显著差异,提示青年罪犯确有异于同龄人的人格特征,这对青年犯罪的预防与矫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3.
知识表征的新观点--知觉符号理论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王瑞明  莫雷  李莹 《心理科学》2005,28(3):738-740
在认知科学中一个经典的争论是知识在人的头脑中是如何表征的。其中占主流的理论一直是命题符号理论,而最近Barsalou又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知觉符号理论。本文对这一新理论做了介绍,阐述了它的主要特征,比较了它与命题符号理论的差异,并提供了现今对这一理论的实验证实。希望借此能启发国内的研究者也来关注和研究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84.
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   总被引:100,自引:2,他引:98  
范方  桑标 《心理科学》2005,28(4):855-858
以“留守儿童”为被试,考察其家庭环境因素、人格、学绩、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发现“留守儿童”处在相对不良的家庭环境中;不良的家庭环境因素与不良人格特质、行为问题、学业不良高相关,且后三者密切关联,相互加剧。讨论指出: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干预不仅要进行行为矫治和心理辅导,而且要整合社区、学校、家庭的力量,改善其家庭环境和心理氛围,为“留守儿童”建构有效的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85.
中国人人格七因素量表(QZPS-SF)的信度与效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登峰  崔红 《心理科学》2005,28(4):944-946
本研究的目的是依据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编制一份能够迅速测查人格七个维度的短式七因素量表(QZPS—SF)。根据6000余名被试对QZPS的215个项目的评定分数,通过因素分析确定了七个因素、与QZPS的七个因素对应构成了QZPS—SF。通过被试的自我评定以及他人评定和特殊群体被试(精神分裂症病人、吸毒者以及罪犯)的人格特点比较,显示了QZPS—SF有着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文中还对QZPS—SF的应用范围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6.
丁桂凤 《心理科学》2005,28(5):1077-1081
通过问卷研究法,研究了影响企业员工自我调节学习的个体因素,包括人口统计学变量、自我效能、成就动机、成败归因、目标定向、职业生涯规划和工作特征。先通过对6家企业的208名被试的研究,确立了研究所使用的相关问卷的项目和信度、效度。然后再通过对11家企业所搜集的603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位的性质、行业、地域及员工的年龄、工龄、职业生涯规划、自我效能、对员工的自我调节学习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
人脑眶额皮质表征奖赏信息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锋  沈模卫  朱海燕  周星 《心理科学》2005,28(5):1047-1053
文章围绕人脑眶额皮质在表征奖赏信息上的核心作用展开,分别从人脑眶额皮质表征奖赏信息的共同神经表征和特异性神经表征特点,奖赏加工和该脑区局部形态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眶额皮质表征奖赏信息的时间动态性等角度对最近的重要研究进展进行了一定的梳理和概括。最后,文章讨论了未来研究需要解决的由奖赏类型多样性和脑区间奖赏信息整合复杂性带来的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88.
探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伦理原则>的特征及意义,采用类比法、逻辑法进行研究,归纳概括出该<原则>五方面特点,认为该<原则>是我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伦理调控规范化建设的重大发展,对提升我国该技术领域的伦理水平,促进该技术健康实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9.
宋其争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4,27(3):743-745
未来思考是前瞻性思考,旨在解决人生发展任务。人类的未来思考有多种类型。从是否具有现实性上来看,可以把未来思考分为两种主要形式:期望和幻想。幻想抑制动机和行为,但是,如果对幻想和不利现实因素进行心理对照,幻想就可以转变成执行性意图,这是因为心理对照过程能够产生美好未来和当前现实的同时通达。我们还探讨了习惯于不同自我监控思维模式的人对待时间、失败的人格差异,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0.
中国领导干部人格类型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敖小兰 《心理科学》2004,27(3):731-734
该文用MBTI中文修订版对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共745名领导干部进行测试,得出了我国领导干部人格类型的总体分布情况,以及不同性别、不同年龄、职务级别、单位性质、工作属地、学历的领导干部在16种人格类型上的分类:我国领导干部人格类型以ESFJ(外向感觉情感判断)类型居多,其次为ESFJ(外向感觉思维判断)类型,并且更多地偏向“S”(感觉)、“F”(情感)和“J”(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