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8篇 |
免费 | 28篇 |
国内免费 | 101篇 |
专业分类
25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26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23.
24.
25.
小学儿童空间物体位置编码(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找物范式研究小学7、9、11岁儿童利用点与点之间的关系对目标物位置进行编码的认知发展。结果表明:两点距离编码和三点共线编码认知成绩的年龄效应显著,9岁组和11岁组儿童的认知成绩显著好于7岁组儿童的认知成绩。两个不同实验任务对儿童认知成绩的影响不同,7岁组儿童两点距离编码认知成绩显著好于三点共线编码认知成绩,9岁组和11岁组两个任务的认知成绩差异不显著。提供编码线索后,认知成绩有了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26.
对动态范式中基于客体的返回抑制进行了考察。实验1在双侧客体改变和不改变条件下考察了返回抑制效应,结果表明,在双侧客体改变条件下返回抑制仍然存在。实验2采用单侧客体变化技术对动态范式中基于客体的返回抑制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在有效线索化条件下,单侧客体改变和不改变条件下对靶子的反应时没有显著差异(p > 0.90)。这些结果表明动态范式中基于客体的返回抑制的机制是空间抑制的动态更新,而不是客体表征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27.
28.
本研究将拼嵌技术(chimera technique)和融合技术(Morph tech—nique)结合起来,制作新形式的面孔刺激,将“刺激”和“位置”分离并分别操纵,检验了左右半脸及其位置对面孔吸引力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1)“刺激”和“位置”都会影响面孔吸引力;(2)“刺激”的影响是直接的,具体表现为右半脸不论呈现在面孔的左侧还是右侧,其吸引力总是高于左半脸的吸引力;(3)“位置”的影响模式较为复杂,具体表现为左右半脸在原始位置呈现时(右丰脸呈现在右侧,左半脸呈现在左侧),其吸引力总是高于镜像位置。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甲骨文的历史起源和文字特征的分析,提出将甲骨文应用于现代设计的思想,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实际设计案例重点论述了以甲骨文为设计元素的设计作品的设计方法与设计特点,以便能使甲骨文融入现代设计,使现代的人们了解甲骨文独特内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