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7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7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397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266篇
  2003年   274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255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81.
齐国《韶》乐,是我国古代乐苑中的一束奇葩,它展示了上古乐舞的突出成就。本文就齐《韶》的形成与发展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并对其演奏形式,表演顺序及风格,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2.
佛教哲学与世界伦理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立天 《法音》2002,(3):7-9
一、佛教哲学的基本内涵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历史最为久远的一支,由于印度和中国两大国家佛教学者的长期学术积累,其著作的宏富,内涵的丰厚,哲学的深邃,实为世界各宗教之冠。佛教哲学的基本理念是缘起。缘起说是佛教对存在、生命的根本看法。佛教认为,世界的一切存在,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都是由因缘即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内在根据与外在条件的集合而生起,因缘集合则成,因缘散失则灭。佛教哲学的根本旨趣是追求众生的解脱。所谓解脱就是从烦恼、痛苦中脱却出来,尤其是从生死流转中超脱出来,以臻于自由自在的境地。佛教哲学…  相似文献   
183.
关于医疗纠纷中"举证责任倒置"热点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高人民法院于 2 0 0 2年 4月 1日起正式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第四条第八项明确规定 :“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 ,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这与《民事诉讼法》中“谁主张谁举证”的方式正好相反 ,即一方当事人提出主张而由对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称为“举证责任倒置”。这就意味着在我国医疗侵权的诉讼中 ,如果医疗机构不能举证该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法院将依法推定医疗行为有过错 ,或推定该医疗行为是造成损害结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4.
五行说由经验性认识向先验信念的异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涅 《中国哲学史》2002,(2):106-111
五行说的起源与殷商时期的农业经验有关,指有了“水”浇溉,“火”烧荒,“木”、“金”作农具的条件后,就可以在“土”上种植和收获了,是一种有固定中心的系统认识。西周以后,五行先抽象发展为地舆世界的基本元素,构成“相生”、“相胜”的关系,后又扩大为对于整个宇宙世界的一般认识;认识的系统形式则是无固定中心和有固定中心并存。因为经验性认识在历史的过程中积淀为传统的先验的存在,加上统治者用以阐释政治历史的规律性和现实政治的合理性,秦汉时期五行说异变成了一种关于价值规范和认识模式的先验信念。  相似文献   
185.
智力研究发展到现在,正在进行着一场认知革命,但无论智力研究采用何种方法和理论,都只能是间接研究。所以在《认知过程的评估--智力的PASS模型》一书中出现了“木筏”这一比喻。通过对“木筏”比喻的分析可以看出,跨越智力之河中的“木筏”是智力理论、方法和技术,通过比喻可以使我们明确一点:真正的智力在彼岸,它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只能对其进行间接研究,而“木筏”代表的智力理论、方法和技术则是一种研究智力的手段,虽然“木筏”不是智力,但他们能起中介作用,通过这些“木筏”我们正在一次次接近智力。  相似文献   
186.
张森年 《学海》2002,(1):54-58
谋略思想 ,亦即决策理论 ,是《孙子兵法》的核心内容及其精华之所在。本文从十个方面对贯穿全书的决策原则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详细分析。认为 ,《兵法》所提出的决策要符合民众的利益、一切决策必须以客观实际为基础、决策者要全面地辩证地考虑各种因素 ,选择最优方案 ,务求“全胜” ,在实施决策过程中 ,对实施决策主体要予以关心、要重视决策反馈 ,因时因地调整决策方案以及要重视决策者素质的提高、品性的修养 ,决策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并必须精通各种机变的运用 ,通“九变之利”等决策原则 ,对于我们今天的决策理论和决策实践仍然有着巨大的借鉴作用和指导功能  相似文献   
187.
陈俊豪 《天风》2002,(2):55-55
主施恩,主恩典,广无边,心感谢,主爱中,主教侮,庆新年;记心间。一年中,主引导,四季分,走主路,主在中,主美名,撑乾冲;传四方。春光好,年轻人,大地新,心火热,花竞秀,敬拜主,草青青;传佳音。夏日和,中年人,吹南方,心踏实,鸡鸭肥,跟随主,牛马壮;树新风。秋光夹,老前辈,清朗天,心坚定,五谷丰,效法主,胜往年;处世珍。冬气寒,众圣工,水结冰,心分明,饰世界,为教会,洁而清;大献身。四时转,天父恩,古至今,与年进,世文明,爱父心,岁月新;日日升。常祈祷,从主命,勤读经,遵主道,神真理,事奉主,记在心;常自新。求圣灵,遇艰险,充我心,都消除,有罪恶,去忧虑,洗…  相似文献   
188.
文章对《太平经》中的“承负说”进行了探讨 ,认为其承负思想是中国古文化所孕育出来 ,与佛教无任何关系 ,与佛教的“自业自受”完全是两回事。并认为后世道教较少提“承负” ,但这种思想已融入道教经籍之中 ,已成为道教的教义和道士修持的戒律了。  相似文献   
189.
处世的魅力     
德林自打大学毕业独闯社会以来,可谓如鱼得水,左右逢源。他不仅人缘颇佳,而且事业有成。跑推销,业务做得火龙火马,销售量直线上升,深得客户的喜爱和老板的赏识;等到他自己“单挑”做老板,不断地拓展新的业务,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德林之所以能有如此骄人的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在于他的“利他”情结:关注他人,心系他人,欣赏他人,帮助他人,从而使自己拥有磁石般的人格魅力。  真诚地对他人感兴趣。在德林的眼里,每一个客户、每一个亲友,对于他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都是值得关注的。他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绝招”就…  相似文献   
190.
巧设骗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