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投射偏差是指个体常常会高估未来偏好与当前偏好的一致性, 从而把当前偏好投射到未来的心理倾向性。本文从情感–认知加工、时间修正和心理模拟等视角对投射偏差的心理机制进行了解释, 并概括出投射偏差的内源性(含内脏感觉、情绪状态和需要)和外源性(含事件相关信息、天气状况和选择情境)影响因素, 还总结归纳出投射偏差的三种应对策略, 最后指出了投射偏差在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92.
亲社会行为是指那些使他人获益的行为,这类行为具有重要的进化意义和现实意义。作为影响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共情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脑岛等脑区的激活与消极情绪体验有关,是情绪共情的神经基础,利于产生亲社会行为动机;颞顶联合区等脑区参与对他人意图的理解,是认知共情的神经基础,利于个体选择有效方式帮助别人。女性在共情时激活额下回等与情绪有关的脑区,而男性在共情时激活颞顶联合区等与认知有关的脑区,这为男女个体在亲社会行为表现上的差异提供了新证据。未来研究应完善与亲社会行为有关的脑区功能的解释,综合多种影响因素,结合病理学研究考察共情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神经基础。  相似文献   
993.
对158名大学生进行实验研究,探讨观点采择在影响共情性尴尬的过程中,尴尬类型与共情反应的不同作用。结果表明:(1)共情反应在观点采择与共情性尴尬之间起中介作用,(2)这种中介作用受到尴尬类型的调节,即在自尊模型和违背他人意愿模型下,共情反应在观点采择对共情性尴尬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在戏剧模型和非意愿暴露模型下,共情反应在观点采择对共情性尴尬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94.
陈永章 《天风》2009,(8):28-28
今年2月,《钱江晚报》上刊载了一篇题为《快餐王子的致富之道》的文章,现摘录如下:20年前,楚艾特·卡西以300美元买下西雅图一家小吃店,改名为“楚艾特快餐店”。如今,他已经成为拥有127家连锁店的“快餐王子”,在这过程中,  相似文献   
995.
996.
陈贤君 《天风》2009,(2):38-41
徐光启是明末著名学者,集宰相、科学家、基督徒于一身,身居高位,忧国忧民;潜心科研,科技兴国;忠于信仰,舍身护教。他在科技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早已为人熟知,虔诚的信仰也备受教会赞誉,被尊为“圣教三杰”之首。本文试图对他高尚的爱国情操和感人事迹进行探讨,以期探索出值得中国当代基督徒继承和发扬的宝贵爱国遗产,为促进教会与社会的适应、和谐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997.
陈志民 《天风》2009,(10):12-13
国庆前夕,为寻觅革命战争时期先烈们的光辉足迹,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进一步激发上海基督教两会教牧同工爱国爱教的热情,从而愈加坚定侍奉心志,2009年8月31日至9月4日,上海市基督教两会组织了为期5天的“河北红色之旅”。  相似文献   
998.
999.
主日之思     
李灵恩 《天风》2010,(12):16-16
蒙上主召唤,脱离俗世牵绊; 藉宝血洗涤,荡尽灵魂污染;  相似文献   
1000.
从张岱年先生关于张载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性两元论分析入手,说明张载的性两元论主要是就事实存在而言,在价值评价的角度,张载根本否定气质之性的意义,而天地之性为善亦取决于变化气质而善反的工夫。人由二性(善恶混)而走向一性(善性),是在德与气交相胜的过程中实现的,说到底只是一性的互为胜负。"一于气"的性之两元也可以在一气一性的意义上予以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