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宋代以降,融会佛教诸宗已成佛教界主流,继而又与"三教合一"思潮相互激荡.明代的智旭,他既"究心于台部",又倡导融会诸宗、儒佛会通,他的<周易禅解>一书即是这种思想的产物.书中智旭把天台的无情有性与周易之铺天匝地、天台的止观并重与周易之乾坤刚柔、天台的四悉檀与周易的训蒙之道加以会通,并以周易的<井>卦解天台六即果位,以周易之<大有>卦解天台之"十界互俱"说.  相似文献   
952.
关于<史记·伯夷列传>中"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一段话,有一种看法认为它表示司马迁本人对天道的一种疑惑,另一种看法认为它不过表明司马迁对当时天人感应说的批判.这两种看法均是误解.实际上,司马迁只是借"或者"之口表达了古往今来芸芸众生内心里共同的迷惑.这个迷惑之所以产生,除了未能确切理解"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还有其更为普遍、更为深刻的个人认识原因和社会历史根源.这说明探讨"或者之惑",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社会,都是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53.
《法音》2023,(10):1-1
爱国爱教是中国佛教界的优良传统,是佛弟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新时代佛教中国化的具体要求。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4周年华诞,2023年10月1日上午,中国佛教协会及北京广济寺、法源寺、灵光寺三座在京直属寺院,中国佛学院分别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  相似文献   
954.
宜文 《中国道教》1988,(1):15-17
一到山东就听人称道泰山的道友们精神境界高,几年来他们在困难中也不忘公益事业,为社会办了很多好事。对他们的行动,当地报纸、电视台都作了报道,尤其提到张常明道长,更是众口称赞。我们带着敬佩和求教的心情,专门访问了泰山的道友们和泰安市宗教处的有关领导。他们给我们讲述了很多生动的事例,也给我们的工作提供了诸多帮助,使我们对泰山道友们的事迹有了进一步了解。一、艰难创业泰山碧霞祠始建于宋大中祥符年间,是全国著名的道观,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之一。根据党的宗教政策,在政府支持下,1985年9月3日碧霞祠由道众管理。  相似文献   
955.
我于1986年6月1日于武当山紫霄宫出家,对道教的信仰我是很虔诚的。在平时的工作中,深感自己道教知识的缺乏,对游客香客们提出的问题,没能给他们作一个较全面的、深刻与透彻的解说,内心常常感到不安与内疚,我多么渴望能有一个再学习的机会啊.当得知中国道协举办坤道知识专修班的消息时,我高兴得跳了起来,但一思量又担心起来,因为学习班的名额有限,我能有机会吗?后来经我宫观道协开会决定了人选,知道其中有我时,我高兴得好几天吃不香饭,睡不好觉。  相似文献   
956.
现在社会上的“气功”,杂沓纷纭,莫衷一是。至后人有志于修炼者,不知谁是谁非,何去何从。殊不知上古先圣,自有一套正宗修真功法,而世不独不察,反喜急功近利,每每误入傍门,发生偏差与种种毛病,后悔无及。老衲自少好修真炼功,经数十年研究,今将先圣正宗之经典,如《阴符》、《黄庭》、《道德》、《南华》、《心印》、《清静》、《参同》、《悟真》等之功理功法。深入浅出,揭其纲领,采其精华,令有志修真者得窥全豹之斑,不致误入歧途。人生世上,谁不欲安乐健康长寿,但事实上难如理想。至于衰老疾病死亡,哪个可能幸免?虽则今时科学昌明,医术精湛,亦无法能挽救其厄。上古仙真上圣,早有见及此,于是创立静功及修仙修道之学术,使后世知此功法而修,  相似文献   
957.
平凉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以西30华里处,是甘肃道教第一名山。这在道教还未形成以前,平凉崆峒山就有道家神仙隐居修炼,在历史上影响很大。上自帝王,下至民间,都知道这座名山是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的地方,秦皇、汉武都曾到过这里。在《庄子》一书中记有,据说,黄帝听说广成子在崆峒山很有道行,便竭诚去问“至道之精”和“治身之道”。广成子答复说:“至道之精,渺渺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可以长生。慎内闭外,多知为败,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形未尝衰”。广成子的回答,正是道祖老子提倡的清静无为和“形神相守,长久之道”的意思。  相似文献   
958.
张柯 《世界哲学》2016,(5):29-38
对于海德格尔的"形式显示"思想,国内外学者已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可能仍未彻底澄清其为何如此重要。海德格尔本人在《宗教现象学导论》中曾罕见地用一章篇幅详细阐释了"形式显示"思想的来龙去脉,这一文本作为所有相关研究的基石理应得到彻底阐明。通过对它的深入分析并结合前后期海氏思想语境,我们将会看到,"形式显示"事实上具有"存在论差异"和"存在与人之关联"的双重意蕴,也正是这两种至关重要的意蕴决定了"形式显示"的那种无与伦比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59.
全文旨在探究《尚书·尧典》所述"五教"的真正意涵,并提出吾人对其应有的认识。首先分析比较两种不同的说法,认为"五教"之所指,应以"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五伦之教为确诂。其次则指出在近代以来,对五伦之教的一片挞伐声中,仍有加以肯定,但也提出检讨者,因以贺麟、李国鼎两人之说为例,介绍其所持的观点。最后则谨就所知,提出两破即破除两种误解、两立即建立两种正确认识,以澄清对五伦之教的质疑,揭示五伦之教的真谛。期待大家能正面看待五伦之教,使其继续发挥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0.
卞玉山 《管子学刊》2016,(4):117-121
以往诸多史学文献认为禹会诸侯之会稽山或在浙江绍兴,或涂山、会稽山合一在江南寿春,或在辽西,唯《淮南子·氾论训》和杨向奎力主禹会诸侯之会稽山在今山东境内。笔者经考察认为今山东日照市与五莲县边界上的会稽山,就是禹会诸侯之会稽山。此会稽山在两城镇龙山文化遗址之西15公里处,通过古史资料研究和地下文物二重考证,证明两城镇遗址就是早期的夏都禹都阳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